古县“三训三制”强化大学生村干部教育和管理

2008-11-26 15:06:00 来源:

本报讯(通讯员孟繁盛)近年来,古县共选聘大学生村干部81名,其中已解聘考取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13名,目前在任的68名,占行政村总数的61%。为使这些村官能安心工作,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古县采取“三训三制”措施加强培养教育和管理。
“三训”:即一是岗前培训,奠定良好基础。
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任前谈心活动等形式,向大学生村干部介绍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村任职的政策规定,宣传到农村工作的重要意义,进行乡(镇)情村情和涉农政策教育,让他们深入了解农村,掌握农村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二是岗位培训,增强工作能力。进行结对式帮带,由乡镇党政领导、村干部与大学生村干部结成“2+1”帮带对子,通过手把手、零距离的言传身教,帮助他们掌握处理农村复杂矛盾和问题的方式方法。三是拓展培训,提升综合素质。除进行涉农政策法规、农村工作方法培训外,有计划地进行企业管理、领导艺术等方面的培训。同时,把大学生村干部的教育培训纳入全县干部培训整体规划,凡县、乡(镇)举办的各类专题培训、辅导报告、外出考察等都让大学生村干部参加,不断拓展他们的眼界和思维。三年来,大学生村干部共参加各类培训班、听取专题辅导20余次。“三 制”:即一是日常管理机制。各乡镇党委、政府与到村任职大学生村干部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重点考核德才表现和岗位履职情况;同时,建立严格的大学生村干部请假销假、考勤考核、工作日志和所在村“两委”班子轮流值班制度,确保到村任职大学生的人身安全。二是交流汇报机制。要求到村任职大学生每个月向所在乡镇党政班子成员汇报一次生活工作情况,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生活、工作和学习情况。县委组织部每半年召开一次到村任职大学生例会,逐个汇报半年度的工作情况,交流工作感想,探讨新的工作方式方法。三是服务保障机制。把吃住行作为大学生村干部安心工作的前提和保障,采取吃派饭、上学校灶、在乡镇机关集体住、与学校教师合住宿舍、适当给予沟通补助等方式使他们生活无忧、安心工作。另外,设立大学生村干部创业扶持基金,鼓励他们干事创业。同时,积极做好优秀大学生村干部发展党员工作,2006、2007年度选聘的33名非党员大学生村干部已有32名加入党组织。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