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12 09:09:00 来源:
本报讯(通讯员 胡文波 马英杰)近年来,吉县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以人为本”,切实改变民生,从根本上解决居住在山庄窝铺的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问题。2002年以来,该县共投入扶贫资金2162万元,移民搬迁1577户、6102人,建移民新村20个,水、电、路、校全部配套。
为了确保移民工程顺利实施,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该县采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一是严格组织。县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扶贫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移民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各项目乡镇也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亲自抓的移民扶贫工作机构,并确定一名副职分管,为移民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二是精心实施。该县对移民户的资格进行了严格审查,并对确定的移民人口全部照相,建立了电子文档,严格确定移民规模,安排投资预算、资金来源和致富项目等。为确保工程当年完工,在省财补资金未到位的情况下,采用贷款、赊欠、群众自筹等办法筹集资金,提前组织施工。在实施工程中,坚持统一设计、统一标准、分户施工、统一检查验收的原则,保证了工程质量。他们将居室建设与项目建设相结合,东城乡柏东村、车城乡车城村、屯里镇回宫村等移民新村,结合各自的自然优势,筛选致富项目,整合各方资金,高标准设计、统一模式,使致富项目及早发挥效益,为移民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是监督到位。为确保移民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和工程质量,该县移民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得力人员及时对移民扶贫项目分阶段进行检查和验收,组织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观摩评比工程质量与进展情况,领导组将项目实施情况列入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在县电视台开辟专栏,及时报道工程进展情况,这一系列措施保证了移民扶贫工程的顺利进行。
【责任编辑: 贾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