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28 08:49:00 来源:
本报讯(通讯员 冯平)近年来,浮山县坚持以资源利用、经济效益和人民群众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三农”工作有效落实。
他们一是完善工作机制。建立了以工哺农、以城带乡、以点带面三项工作机制。加大“三农”资金的投入力度,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开发。鼓励和引导县直机关、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私营企业老板与农村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全县95个县直机关和22个相关企业共确定222个帮扶项目,集中支持新建改造示范村和产业重点村建设。投资500余万元,完成了23个试点村和重点推进村“四化四改”、“六通六个一”工程建设任务、2000座标准化沼气池,解决了7000余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了496人的移民搬迁任务。以蛟头河、辛城、柳曲、南庄、北张、米家垣为代表的一批先进村,以崭新的面貌走在全县前列。
二是开发特色农业。按照“农业品牌化”战略,深化“强化基础,壮大产业,创新品牌”的思路,在统筹整合中提升亮点。建设规范了21万亩优质绿色小麦基地、3万亩国家级标准化谷子示范基地、2万亩元宝枫基地、年产1000只优种羊良种繁育基地、7.5万亩优质核桃基地、2.3万亩油料和1.4万亩中药材基地,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县累计成立专业合作社77个,“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逐步推进。该县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对绿色小麦面粉、神山贡米、汇浮济羊肉、响水河牛肉、北王三樱椒以及核桃、苹果等优势农产品,宣传推介,培育品牌,开拓市场,鼓励把产品做大、做优、做新,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品牌。
三是夯实基础设施。县财政预算投资的90%以上,用于解决民生问题。新建沼气池2000座,解决44个自然村、7336人、1569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完成800人移民搬迁任务。新建15个甲级标准农村卫生计生所,启动4个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工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以上,受益人52247人,补偿资金887.3万元;大病医疗救助87人,救助资金83万元;公开招聘了50名医护人员,充实到卫生工作一线;实施金秋助学工程,为379名困难学生发放助学金50多万元;继续扩大农村低保覆盖面,由过去的4000人增加至6000人;提高城乡低保户补助标准,每人每月增加15元;完成2个乡镇敬老院、5个村级五保院建设任务。
【责任编辑: 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