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县大力推进大学生村干部队伍建设

2009-05-08 09:23:00 来源:

 本报讯(通讯员强晓辉)为了让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尽快熟悉和适应农村工作,使其在工作实践中锻炼成长为合格的基层农村干部,近年来,吉县县委组织部多措并举,积极构建培养监管机制,推进大学生村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多形式开展学习培训。采取以会代训、交流研讨、集中授课、听基层干部经验介绍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村干部进行农村基层工作业务、公文写作、主导产业、农业科技、政策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培训,提高他们适岗能力、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二是多途径加强岗位锻炼。针对大学生村官各自专业特长,在担任村委主任助理的同时,安排他们兼任本村民事调解员、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员、文化法律知识辅导员等岗位,进行兼岗历练,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帮助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同时,采取岗位轮换、跨乡镇交流等形式,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定期交流锻炼,目的在于促使大学生村干部适应不同工作环境,了解和掌握全县农村发展情况,相互借鉴经验,增长见识,锻炼才干,加快复合型农村基层干部的培养步伐。三是多渠道延伸培养空间。由乡村领导干部与大学生村干部中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不仅要传授基层工作经验和方法,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经常性开展谈心活动,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同时将大学生村干部纳入组工信息员队伍,从而形成“乡镇党委副书记、组宣委员+大学生村干部”的基层组工信息员构成模式,达到充实和优化基层组工信息员队伍、锻炼大学生村官处理实务和文字工作能力的目的。四是多措施激发干事热情。
 制订出台了《吉县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办法》,对大学生村干部驻村时间、请销假、工作管理、奖惩等进行了详细规定。将大学生村干部考核予以单列,采取平时督查和年底民主评议相结合的方法,实行一年一考,并把考核结果与政治待遇、先进评选相结合,激励他们创业创新的热情。对在各个阶段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及时予以通报表扬,并在工作交流会上介绍经验,从而在大学生村干部中形成了人人思干、你追我赶、奋力争先的良好局面。

 

  【责任编辑: 李甲】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