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西农业三大基地造福千家万户

2009-05-12 14:29:00 来源:

 本报讯(通讯员 要凯朝 侯建兵)日前,笔者在汾西县勍香镇它支村土鸡散养示范基地看到,成群结队的“农大3号”土鸡把四周的山坡衬托得一片雪白。养了1000只土鸡的郭宝德说,过去种玉米年收入最多5000元,养鸡之后,1000只鸡年收入可达6.6万余元,是种玉米的13倍。该县的“对竹”牌虫子鸡蛋,经农业部乳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不仅21项指标全部合格,而且高锌、高铁、高钙、低胆固醇、高卵磷脂,优质优价,供不应求。
 在汾西县永安镇神符村和桃荣村的山头上,一行行整齐的核桃树已栽植成林,随风摇曳。汾西县近年已栽植核桃树6万亩,县委书记邓彩彪说:“汾西将以每年增加1万亩的速度发展核桃产业,真正造福千家万户。”该县林业负责人说:“光这两处去年栽植核桃树5000余亩,挂果后,可使农民增收250万元。”近年来,汾西县紧紧围绕建设山区经济特色县、生态优美县、社会和谐县目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为农户提供产业支撑,全力加快以优质苦荞为主的小杂粮、以核桃为主的经济林、以猪鸡兔为主的特色养殖三大农业基地建设。截至去年年底,全县苦荞种植面积达到12000余亩。今年1万亩核桃栽植已全部落实到乡村和农户;新发展千头规模养猪场12个、万只鸡场11个、规模养兔户134户,全县猪鸡兔存栏分别达到2.4万头、35万只和2万只。通过发展特色规模养殖,该县农民增收近800万元。
 为了使农业三大基地建设顺利推进,该县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提升管理水平,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技术培训,扩大宣传引导,让三大农业基地真正造福百姓。
 如何延伸产业链条?汾西县政府鼓励新成立的龙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与1800户农民签订了苦荞种植合同,种植面积10771亩、总投资2031万元的年产6000吨苦荞系列产品加工项目已投入生产,成为全县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亮点,同时,积极实施年产5万吨核桃露扩建项目、年产1000吨肉兔加工扩建项目。
 为了加强组织领导,提升管理水平,该县成立了畜牧养殖业发展、核桃产业发展领导组,实行人大、政协、政府领导包产业责任制,先后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文件;完善了县、乡、村三级监管服务网络,实行技术人员包乡镇、包村、包户、包场责任制,建立起了责、权、利相统一的责任体系,同时,积极扶持发展三水牧业合作社、众心茧丝合作社、核桃协会等一批专业合作组织,提高了农民群众发展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为解决群众发展资金不足的实际困难,该县今年投资484万元,新建核桃经济林基地1万亩;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扩大以苦荞为主的小杂粮种植面积;继续设立畜牧发展基金200万元,新发展5个万只规模的养鸡场,联户发展3个千头规模的黄牛养殖区、3个千只规模养羊区和10个千头规模的生猪养殖区,带动发展小规模养殖户两千户;投资180万元,在永安、对竹两个乡镇连片实施栽桑养蚕项目;支持和引导龙荞生物、晋西核桃、尧月兔业等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为了强化技能培训,扩大宣传引导,带动规模发展,该县还聘请技术人员深入到核桃栽植乡镇,现场传授实用技术,积极推广优良品种。同时,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农业调产,报道三大基地的发展动态、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部分种养户到先进地区实地参观学习、交流经验,邀请省市专家、技术人员来县里指导,在全县上下形成了“关注、支持、参与三大基地建设”的浓厚氛围。

 

  【责任编辑: 付基恒】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