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沃:优化产业结构 壮大四大产业

2009-05-15 08:05:00 来源:

 本报讯(记者 李素锋 闫璟)5月13日下午,我市“三个发展”记者采访团在曲沃县进行参观采访。采访团一行先后深入到曲沃县平原林业、磨盘岭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大棚蔬菜基地等地就当地农业“转型发展”工作进行了采访。
 近几年来,曲沃县严格按照国家、省、市林业发展的各项要求,紧密结合曲沃实际,围绕“创新平原林业,提升人居文明”的主题,山、丘、川综合治理,田、林、路、渠、井相互配套,全面提升曲沃县的绿化、美化、净化水平,逐步建立网、带、片、点相结合的、比较完备的现代化农业生态防护林体系。
 在平原农田区,采取一路一品、一路一景、多树种搭配、乡土生态树种为主,形成多模式开发的现代林业新模式,体现大路建带、小路建网,多层次、多结构、复合经营的现代农业生态体系。在交通干线区,采取针阔结合,以落叶的乔木为主,适当搭配花灌木、常青树,建设宽林带,开辟绿色风景线。
 在山地丘陵区,结合国家和省、市重点工程,对边坡、丘陵节能型结构调整,突出名特优新,规模发展,以干果经济林为主,生态林作补充,大力发展柿子、红枣以及花椒,建设干果经济林基地,形成集生态、林业、经济相融合的绿色新格局。在村庄城镇区,围绕“一 环”50米宽环村林带,“二道”进村主干道路和村内主要化,做到“村村是景观,一村一特色”。
 曲沃县农田林网建设、通道绿化、母亲河绿化、城市绿化、社会主义新农村绿化规模空前;荒山荒滩、丘陵区绿化、庭院绿化、“四旁”绿化势头强势;机关绿化、企业绿化、校园绿化方兴未艾,为生态平原绿化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平原林业的建设,真正构筑了绿化屏障,优化了绿化环境,培植了绿色资源,发展了绿色产业,在创设生态文明、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县城经济发展和农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曲沃县磨盘岭昔日污水无路,十年九旱,一片荒凉。2001年,曲沃县在磨盘岭北部的河槽地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结合河槽地三面环岭、土壤肥沃、星海温泉川流不息、具有独特的暖式“小气候”环境,大力发展蔬菜主导产业,走出一条“以菜促农、以菜兴农、以菜富农”的新路子。2005年以来,曲沃县依托大棚蔬菜产业,围绕“产业兴村”的思路进行磨盘岭开发建 设,已经形成以磨盘岭为中心,“岭下万亩大棚菜,东岭千亩甜柿树,沟地百洞双孢菇,南岭十里养殖带”的蔬菜、甜柿、蘑菇和养鸡四大产业。目前,这里的大棚蔬菜基地发展到3000多栋,占地近万亩,蔬菜种植户发展到2600余户,建设大棚村发展到18个,面积最大的王村达到户均1亩棚,每亩棚一个生产周期平均收入可达到3.5万元以上;在丘陵坡地推行“上有甜柿树,树下种油菜”的果油间作模式,累计栽植甜柿10万余株,发展面积2000余亩;利用沟壑地开凿土窑洞栽培双孢菇,在四条沟内已发展100余孔,栽培面积达到2万多平方米;养殖形成了周庄百万只蛋鸡、羊舌30万只营养蛋鸡和东海双百万只蛋鸡养殖基地。继“太子滩”牌荣获“山西省著名商标”后,“磨盘岭”又成功注册为农产品商标,为进一步打开市场奠定了基础。
 依托产业发展,现在的磨盘岭具备了“节水、指导研究、品牌承载、教育孵化、观光休闲和新农村环境优化示范”六大功能。
 近年来,曲沃县大力实施“产业强县”战略,紧紧抓住主导产业发展不放手,坚持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色”为目标,发展现代农业,培育主导产品,壮大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通过示范带动,进一步推进标准化生产,完善产品认证和产地认证,全面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科技含量和产业效益,促进全县现代化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责任编辑: 付基恒】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