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县林茂草丰获“百佳”

2009-05-15 08:58:00 来源:

吉县是一个林茂草丰的生态大县,历届县委、县政府依托党和国家的政策,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大搞生态林业建设,做到了换书记不换主意、换县长不换主张、一任接着一任干,林业生产得到了长足发展。
解放初期,吉县境内仅有残存天然林15.49万亩,森林覆盖率不及10%,新中国成立后,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不断努力下,尤其是1978年吉县被列为“三北”防护林重点县,2000年被列为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重点县以来,经过前后60多年的封造,到2007年底,全县林业用地175.54万亩(不包含屯里林场),有林地面积72.72(不包含屯里林场)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155万立方米,全县林木覆盖率达到45%,逐步实现了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明显。先后荣获“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三北防护林建设第一阶段先进集体”、“全省护林防火先进县”、“全省退耕还林(草)先进县”、“全国特色种苗基地”、“全国质量信得过种苗基地”等荣誉六十多项。
吉县海拔高、温差大、日照充足、土层 深厚,发展林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近年来,吉县以苹果、梨、核桃为主的干鲜果经济林产业开发持续推进,为增加当地农民收入创造了积极的有利条件。据统计,全县经济林面积由4万亩增加到38.1万亩,其中苹果树面积达到30万亩,农民人均3.8亩,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2007年,全县苹果产量达2亿公斤,产值3亿元,果农人均果品收入2300元,占人均收入总额的80%以上。吉县苹果依托良好的生态条件而品质优越,曾荣获首届农业博览会苹果类唯一金奖,注册的“壶口”牌苹果五次荣获中国国际果品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先后获得“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认证。苹果生产带动了12座2万吨的苹果冷藏库、多座苗木基地等的兴建,以及纸箱厂、发泡网厂等一批相关企业的兴办和交易市场、运输、劳务、中介、餐饮等行业的兴旺,基本形成了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
主要经验:科学决策是吉县林业建设的重点;科技兴林是搞好林业建设的有力支撑;改革创新是搞好林业建设的活力源泉;依法管护是搞好林业建设的根本保障。

 

  【责任编辑: 邱睿】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