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递降,东南部的团柏河谷海拔只有550米,相对高差1340.8米。地形地貌以中山丘陵为主,为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和黄土残垣沟壑区,区内梁峁起伏,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
汾西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温差大,季节差异明显,全年平均气温10.1度,10℃以上有效积温3993度,无霜期192天,年平均降水量571.1毫米,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内。
汾西县水资源比较贫乏,总量为6732.5万立方米,其中地下水资源为722.5万立方米,可开采量142.5万立方米,地表水资源量为6010万立方米。现已开发利用的水资源量为340万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5%。主要河流有勍香河、加楼河,都属于汾河的一级支流,勍香河流经本县的罗殿、勍香、霍家坪、白衣头、要家庄、涧子里,团柏等地,从洪洞县的小河村流入汾河。加楼河发源于该县五 龙山一带,流经王堤、荆滩、北掌、冯村、赵家坡、加楼、涧底、师家沟,从霍州的柏木沟注入汾河。两条河流年径流量为6010万立方米。全县林业用地69.85万亩,其中有林地21.97万亩、疏林地0.18万亩、灌木林地28.68万亩、未成林造林地5.26万亩、荒山荒地13.75万亩,四旁树290万株,现有活立木蓄积141.3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16.73%,林木绿化率为38.7%,林中树种主要以油松、侧柏、白皮松、辽东栎、杨柳、刺槐为主,灌木主要有黄刺玫、柠条等,草类主要有羊胡草、白草、蒿类等。
随着国家和省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实施,汾西县相继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林业六大工程,经济林建园等项目。截至目前,全县共完成造林38.2万亩,累计育苗8000亩,植树280万株。其中:退耕还林工程14.47万亩;“三北”防护林工程8.7万亩;经济林建园工程4万亩;天然林保护工程植被恢复工程9.33万亩;交通沿线荒山绿化0.4万亩;通道绿化49.8公里;环城绿化0.5万亩,村庄绿化17个,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邱睿】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