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19 08:15:00 来源:
本报讯(记者 田青松 通讯员 刘斌)今年以来,我市农业部门高度重视春季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工作,突出重点、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农资打假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共出动农业综合执法人员1320人次,执法车辆398台次,整顿农资市场106个次;查获违法农资63708公斤,查处违规农资生产经营单位77个。
为提高农民群众识假辨劣维权能力,市农业局组织人员深入乡村、田间地头,通过宣传车、设立咨询台、发放传单、悬挂横幅标语、公布举报电话等形式,广泛宣传有关农业的法律法规、科学选购和合理使用农资的常识。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和科技人员1291人次,发放宣传单34.3万份,接受群众咨询13.76万人次。
为加强对农药市场的监管,切实保障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在农资打假工作中,他们采取“正着打与倒着查”、“源头治理、市县联动”的方法进行。“正着打” 就是从源头查起,对每个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拉网式”的检查,做到逢店必进、逢摊点必查、不留死角,发现一处查处一起。
“倒着查”就是进村入户,从农民群众购买的农资产品入手,查这些农资产品是否符合有关法规的要求,发现问题,追溯源头,依法予以打击。“源头治理、市县联动”就是各县(市、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查办的案件向上查清源头,源头在本辖区的自己处理;源头跨辖区的向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报告,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安排源头所在县(市、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查处,重大案件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直接查处。同时,他们加强农资生产经营企业诚信档案建设,重点完善建立农资生产经营台账,对农资生产经营单位进销情况实行全方位的跟踪管理。目前,全市已全部实行了进销货台账记录制度。此外,他们还结合今年换发《农药经营许可证》的契机,对全市剧毒、高毒农药实行定点经营,方便监管。
【责任编辑: 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