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这个舞会,杜村妇女主任万莲萍感慨万千。她说:“农民跳舞,咱农民想都不敢想。这不,赶上建设新农村,不仅要增加农民收入,还要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因此,富裕起来的大伙,自编自演了舞蹈、腰鼓,享受新生活。”万莲萍说,“这一切都与杜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关心和支持是分不开的。以前没有舞会时,每到夏天吃过晚饭后,大伙就凑到麻将桌上了,自从有了这项文体活动,如今的口头禅已经是‘快点,跳舞去!’上至70多岁的老大爷,下至十几岁的小孩子,有时候全家齐动员,一起来上阵。”
今年58岁的村民刘玉珍,是一名文艺骨干,腰鼓敲得特别棒。谈起自己的从“艺”经历,她说:“千谢万谢还得感谢我们的好支书杜国基,是他帮我们购买了音响设备、服装乐器,并从城里聘请老师,每天专车接送,对村民进行专业指导。敲起腰鼓,跳起舞,心中的烦恼和琐碎事都抛到了九霄云外,既健身,又陶冶情操。说实话,在专业老师的指点下,我的腰鼓进步了许多。”说着站起身来,舞起了腰鼓,赢得了在场人们的一片欢呼……
杜村党支部书记杜国基告诉记者:“这两年,随着大型企业入驻和尧庙景区的建设,村民收入不断增加,老百姓的钱袋子一天比一天鼓。闲来无事时,打麻将、玩扑克成为村民的一大副业。”针对这种现象,党支部研究决定在文体活动中心开办舞会,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杜国基说,“此举增强了村民的凝聚力,密切了邻里关系,构建了和谐新农村。”
采访结束时,记者在门口遇到一位老大爷,他正在招呼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伙伴,幽默地说道:“走,老刘,跳舞去,不会输钱,越跳越年轻。哈哈哈……”爽朗的笑声响彻了夜空…… (记者鲁剑)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李甲】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