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珠之光

2009-10-23 08:44:00 来源:


 大凡山村,村名不是叫这个沟呀、坡呀、洼呀、峪呀,就是叫那个山呀、崖呀、畔呀、垴呀之类,直直的、实实的、土土的,到村上一看,果然就那样,名符其实。
 伏珠也是个山村,为什么与大家格格不入装扮成另类?鹤立鸡群似的。生生的、怪怪的、似乎还文文的。不由人就想问个究竟。
 四十来岁的女村长孙竹莲说:常常有人问,我也稀哩糊涂。老人们道古哩,说老早老早有神到过这里,说地底下藏宝伏珠,就叫了个伏珠。神仙说了话,人还敢不从?
 何况是吉利之言呢!谁不希望自己的故乡是个风水宝地?可是,即便真有其珠,也埋在土里呀,能发光吗?
 秋阳冉冉升起,鲜红鲜红的。伏珠村东头的农贸市场热闹起来,车挤车人挤人,好不红火。看铺面,五花八门:有五金、家电店,有棉布、服装店,有副食、杂货土产店,有装饰、家具店,饼子、麻花、油条铺好几家,家家食客满桌。美容美发店挤在一排,店店有顾客排队等候。菜摊、水果摊一行两排,卖的都是自家地里才采摘的,新鲜水灵还不算贵。听话音,南腔北调:有蒲县、隰县口音,有汾西、霍州口音,有临汾、襄汾口音,还有“买啥子吗”的重庆口音。女村长说:稀罕吧?咱山沟沟里还能听到重庆话,这是咱村里娶回来的重庆媳妇,网上谈恋爱,远远的坐火车汽车就来了,结了婚就开了这个土产日杂店。以前是村里的姑娘城里嫁,如今是城里姑娘山里嫁。咱村里有个老汉,把这个故事编成了戏在村里唱哩。你听,就在敲锣鼓的那儿戏台上唱。
 秋风徐徐吹来,爽爽的,把欢快的锣鼓声也送了来,又顺着沟送到远处。村里有锣鼓队?不节不年的,敲打干啥?文化大院里,五六十个大姑娘小媳妇列队散开,在一位六十多岁的老汉指挥下正在用心操练。队伍西边的舞台上,两男一女转来摇去的排 练一个什么戏。
 村支书指指那手舞足蹈的老汉说:六十七岁了,我们村曲艺队的头儿,又会编又会导,编的好听多哩,“胡锦涛来温家宝,真是咱的好领导,不但免了农业税,种粮还给咱补票票。”长哩,顺口哩,净是实话。咱村不光有锣鼓队,还有腰鼓队、扇子舞队、篮球队、乒乓球队,在县上比赛得过奖,去侯马演也得了奖杯,现在排的节目是为九月初八准备的,咱村今年八项工程竣工要剪彩,助助兴。
 一个山村一年铺排八项工程?谈何容易!还都竣了工?更不简单!不是刮风吧?又是一个女村长?记者望了一眼女村长。女村长说:怕你城里人爬不了山,不然引着领导检查检查。记者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怀疑一定是被她觉察到了,否则她不会这样挑战,而这正是记者求之不得的。
 村长领路,支书殿后,走出古香古色的村牌楼,翻沟爬上南坡,来到了国旗飘飘、书声朗朗的村小学。教学楼是新的,办公室是新的,教师宿舍、学生宿舍都是新的,屋子里都有暖气设施,也都是新装的。村长不说话,叫来一位老师接受采访。那意思是说,不会假,不是吹牛,山里人实在。
 告别老师,走出校门,村长向北一指:那又是一项,幸福小区。顺着村长手指的方向看去,沟北面河滩里筑了一道护堤,堤后新修了两排二层小楼,一色的塑钢门窗,外墙都贴了白瓷砖,阳光下分外明亮。小区不只是城里有,山村也有了!
 下沟北上,沿小区西墙北行,走进了老村巷,村巷新铺了水泥路,告别了古老的泥泞,这也是今年的一项工程。在一个十字路口,记者停下来,西南角的一个井房,昔日摇辘辘搅水,那是麻绳柳罐加汗水,这儿是铁辘辘铁摇把钢丝绳铁桶,更沉更重。村长说:快退休了,自来水进村后谁还搅水?当然还要保护好,作为我们的回忆,作为我们的旅游景点。呵?还有这打算?还有这眼光?
 出村巷,羊肠小道盘旋蜿延,就来到了 玉龙山上。新栽的柏树、松树、槐树,满山遍野,在秋风里郁郁葱葱,得意洋洋的神情,似在向人们夸耀它们新居生活环境的舒适和惬意。山上有人拉着水管正一株一株给树坑里浇水,周围的杂草除了个干干净净,说是怕小孩们烧草伤了树苗。村长说,树全活了,一苗没死,一分工钱没出,喇叭里一喊,人扛着铣就上来了,连开店的小老板们都来了。水也是今年引来的,挖沟垫沟也是村里人义务干。指指远处有电线杆的山洼又说,水源在那里,有二里多远,水塔清洗后,就能入户了。
 边说边看,边看边走,一步步下山来,绕过小公园似的弥勒寺后的绿地,进了古寺的东门。这是一处元代建筑,年久失修,破败不堪,摇摇欲坠。伏珠人在完善基础设施关注民生的同时,亦保护和开发他们的旅游资源了。资金紧张,东挪西凑干部垫,村长垫了10万,支书垫了6万,村委们你垫3万,他垫4万。在外地工作的本村人听说后,也慷慨解囊。工程就这样完工了,古寺就这样重新修好了。青砖漫院,翠柏成行,大殿翻瓦,神像新塑,壁画重描,栋梁彩绘,修旧如旧,焕然一新!
 站在古寺门口向下望去,护寺坡青砖砌成,如城似堡。赵克公路从脚下经过,又伸向远方,车流滚滚,就在这里停下来,装货卸货吃饭加油,车笛声声又奔向远方;向东望去,喧嚣了一天的农贸市场宁静了许多,集落人不闲,又在忙忙碌碌为下一个集日做准备;向南望去,村舍新楼粼次栉比,炊烟袅袅,放学的孩子们打着闹着蹦着唱着消失在村巷里。夕阳下,弥勒古寺一片宁静,一片肃穆,一片辉煌。
 “……莫说我们的家乡苦,夜明宝珠土里埋,只要汗水勤灌溉,幸福的花儿遍地开……”一阵歌声从玉龙山上飘下来,那么动听,那么真情!这又该是伏珠人的歌声了。
 听着听着心头怦然一动,这不正是伏珠人心声的写真和抒发吗?
 伏珠之声!就是这样唱响的!
 伏珠之光!就是这样闪亮的!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