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说,育种是畜牧业发展的制高点。
孙彦民在考察过程中发现,翼城县及周边地区养猪成规模的不少,但由于品种退化,生猪抗病能力差、饲养时间长、出肉率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往往难以抵挡市场波动。经过多方联系和反复查阅资料,孙彦民了解到,PIC种猪是世界公认的著名品牌,不仅仔猪成活率高,而且出栏周期只需150天左右,可以比普通家猪提前出栏20天,瘦肉率达到70%以上。经过反复论证,他与上海PIC种猪改良国际集团中国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一个总投资1200万元,建筑面积两万平方米的标准化猪场于今年3月正式建成,首批引进PIC祖代公猪26头,祖代母猪327头。该公司拥有现代化母猪扩繁场1座,年出栏万头商品猪场1座,配套饲料加工厂1座,生产区里,种猪舍、分娩舍、保育舍、育肥舍、隔离舍、配种室、人工授精室、化验分析室、饲料库、消毒室、水塔等一应俱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长汇公司始终坚持科学化管理,打造无公害产品。
PIC种猪有欧洲“猪王”之称,每头引进成本近万元,疫病是养殖业公认的头号劲敌,稍有不慎就会损失惨重。孙彦民告诉记者,办标准化生猪养殖场最关键的一点就是预防疾病,注射疫苗,定期消毒,保持卫生。除了国家规定的疫苗外,还要根据不同的日龄打不同的疫苗。在环境的消毒方面,也要根据不同的季节,用专门的消毒液进行消毒。
进出长汇养殖区必须消毒洗澡,除了管理人员和专家,就连孙彦民本人也只是在监控和照片上掌握猪的成长过程。
为了强化养殖技术,孙彦民从大寨请 回了有多年丰富经验的专业技术员担任场长,招聘了12名畜牧专业大中专毕业生,建立起了一支素质过硬的管理饲养队伍。他进北京,飞上海,到武汉,和全国养猪水平最高的华东农业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在饲料配方、养殖繁殖等方面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并聘请山西农大养猪权威教授定期为管理人员授课,指导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强大的技术后盾,解决了养殖管理的后顾之忧。
积极构筑绿色养殖体系,打造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提升翼城县乃至周边县市肉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孙彦民追求的目标。截至目前,长汇公司的327祖代母猪全部配种受胎,明年2月份1500余头父母代种猪就可投放市场。孙彦明告诉记者,今后,长汇公司将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为每一头种猪建立终生档案,对购买父母代种猪的养殖户实行统一品种改良,并准备和双汇等大型食品公司联系,建立稳定长期肉源供应,加快翼城生猪产业规模化发展。(本报记者 张玉萍 通讯员 李茁壮)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邱睿】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