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入我市一些乡镇,处处见到收割后的农民或在田埂、村头设摊卖土产,或在家中开“农家乐饭馆”招待周末下乡郊游的城里人,或挑着土特产赶庙会。在村头村巷、乡村集市上各类蔬菜、土产和日杂用品琳琅满目,在这个农闲时节,农民们把小生意做得红红火火。还有一些农村,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村委开设了远程教育课堂和农家书屋,农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很好地掌握各种科技知识,他们抓紧时间积极为自己“充电”,准备来年在希望的田野上大显身手。而更有相当一部分农民走入城市,希望谋些活计,能够多添置些农资年货,为虎年春播打牢基础。
如何做到“农闲”不闲?我们各级党委、政府责无旁贷,应该充分掌握农民群众的学习生产积极性,注重制度、组织和宣传,主动引导进行健康向上的生活,抱成一团抓生产、一心一意搞建设。应该更加积极主动地去为农民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邀请农技、法律等专家有针对性地多开展培训,不断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应该利用好各级党委的结对帮扶活动和大学生村干部的比较优势,在这一时期发挥巨大的威力,真正为农民解难题办实事,让“农闲”时节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重要环节。
只要各级有关部门更加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农民朋友更加重视利用好一切增收致富的机会,我们就不会再为“农闲”而愁。(武锡刚)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邱睿】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