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吉县创造了山顶梁峁防护林、山坡耕地经济林、山底沟洼丰产林、荒山荒坡混交林、村庄道路风景林等多种绿化模式,形成了以东部油松防护林、中部水果经济林、西部干果经济林为特色的集三大效益为一体的生态经济型林业体系框架。一是以“山上治本”为主线、绿化宜林荒山。该县认真组织实施国家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目前,以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日援外资项目为主的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成效显著。全县7年来共完成退耕还林23933.3公顷。天然林保护工程,7年累计完成造林7.8万亩,建立天保管护站5处;三北防护林工程7年完成造林1.97万亩,千亩以上重点工程8处。二是以“身边增绿”为核心、共建魅力城市。该县紧紧依靠全省六大造林绿化工程,在人多的地方植树,让生产生活的地方先绿,在交通沿线、城市周边、村镇四旁、企业内外以及人居集中、人流频繁的地方率先实施绿化,形成到处充满绿色的宜居环境,让人在与自然的和谐之中生存、发展。目前共完成环城绿化5500亩,完成锦屏湾绿化1.3万平方米,使10万城市居民有绿色可看,有绿荫可用,有绿地休闲,向绿树和森林靠近。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吉县生态林业建设实现了三次飞跃。1978年至1988年,吉县 生态林业建设实现了第一次飞跃。10年间,吉县创办了以红旗林场为典型的县、乡、村、校四级林场,推广以庄子村林联社为示范的股份制林业,生态经济型林业体系建设的发展理念初步形成。1989年至1999年,吉县生态林业建设实现了第二次飞跃。10年间,吉县以市场为导向,调整营林结构,打破过去单一的生态林业模式,坚持生态与经济同步发展的建设思路,将林业三大效益结合起来,引导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林业建设逐步实现了“三个转变”,即在稳抓防护林建设的同时向狠抓经济林建设转变,由单一发展干果经济林向干水果经济林并重转变,经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2000年至今,吉县生态林业建设实现了第三次飞跃,也是吉县生态经济型林业发展的巅峰期。这一时期,吉县集全民之智,举全民之力,全力打造“生态经济,旅游开发、烟果生产、煤焦工业”四大强势经济板块,把建设生态经济型林业提升到了战略高度。特别是该县突出发展苹果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大念“苹果”经,促使吉县经济步入又好又快的发展快车道。(刘京健)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邱睿】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