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齐气顺发展快

2009-12-10 09:06:00 来源:


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是农民自己的事情。桑梓村整村推进规划的主体是群众,规划项目由群众说了算,广大农户充分享有扶贫开发的知情权、表决权、实施权、监督权和受益权,贫困户成了扶贫开发的主体,调动了群众积极性。工作重点是贫困户,坚持覆盖大多数,不搞平均分配,使贫困群众得到实惠,自觉参与整村推进工作。资金管理上实行专户管理,群众参与,专项调度,封闭运行,确保专款专用。建立了公示制和报账制,定期张榜公布资金的分配、使用和项目实施情况,接受群众监督。
桑梓村气候温和,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土壤肥沃,是理想的西瓜种植区。2005年,该村干部立足当地实际和资源优势,多次外出参观学习,反复考察论证,将致富“短、平、快”的特色项目——日光大棚种植南瓜嫁接西瓜,确定为桑梓村的主导产业。紧抓整村推进的机遇,扩大规模,新建育苗大棚、简易大棚、大田移栽,套种玉米、蔬菜、红薯等作物立体种植,仅此一项,收入160多万元,户均收入1.5万元左右。同年,桑梓村党委组建注册成立了隰县桑和农业新技术开发公司,全面负责南瓜嫁接西瓜示范园及周边县区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及种苗供应、栽植、技术指导、信息、销售等一条龙服务,逐步实现了西瓜生产的产业化、规模化和效益化经营。为了把西瓜产业这块蛋糕做大做强,公司抢抓机遇,建设日光大棚50座,简易大棚1000座。现如今,西瓜种植富了一方百姓、鼓了农民的腰包,桑梓村民互相帮助发展生产的热情更足了。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但对于桑梓村的干部群众来说,收获的远远不止是西瓜。在实施扶贫开发项目过程中,桑梓村村干部始终把农民致富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争取资金,大力改善乡村生产条件,配合扶贫资金实施了水利水保、引水、沼气、学校危房改造、干果等6大富民工程。
两年多来,该村治理了3条沟、修筑了4座骨干坝。平田整地,水土流失的垣坡地变保水保肥保土的三保田。他们还新建机电灌站,新增水浇地,规划建设了山地优质核桃基地、南瓜嫁接西瓜科技示范园,使桑梓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科技示范村;新修了自来水工程,结束了村民长期挑水的历史;同时,完善村小学教学楼,美化校园环境,办成乡村示范小学,新建砖瓦房,发展沼气用户,电话、有线电视入户,电脑上了互联网,村民的生活质量有了极大提高。
在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过程中,桑梓村适时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农业技能比赛等活动,注重群众的科技培训,利用远程教育累计举办56期农业技术培训,培训农民约2000人次,确保每户有一名“科技明白人”。村党支部深入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对孤寡老人、残疾人、特困户在生活上给予救助,帮助申请办理最低生活保障,帮助购置种子、化肥等农资。
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的实施,带动了运输、餐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桑梓村村民忙“充电”、忙生产、忙销售,不亦乐乎,如今,全村已形成“心齐、气顺、快发展”的良好氛围。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