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是汾西的第一大镇,共有27个行政村81个自然村,人口2.5万,如何实现平稳较快发展,这是摆在镇党委、镇政府面前的一件大事。他们依据当地实际和县情,提出了打造特色强镇、提升民生水平的工作思路。一年来,在上下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良好成效。
三大基地推进特色
三大基地建设,即小杂粮基地建设:在张家洼、柏乐、杨木沟、独堆等村继续发展小杂粮种植,其中苦荞种植3500亩,豆类种植3000亩,尤其是柏乐河流域一带规模连片,小杂粮种植基地初具规模,为全镇特色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核桃经济林基地建设:在巩固已有3600亩成果的基础上,去年完成了核桃经济林整地打坑1500余亩,使经济林基地初具规模。养殖基地建设:在原有基础上,发展冯村天水农牧专业合作社千头猪场一座,下山柏文锦万只鸡场一座,冯村陈满庆羊场一座,李安庄李长征猪场一座,张家洼规模种兔场一座。以冯村为中心发展栽桑养蚕660亩,完善了三水农牧专业合作社的种猪基地手续上报工作,目前,规模养殖户经验收已达标30余户。
同时,该镇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汾西龙荞公司加快发展,与农户签订苦荞种植收购合同,和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维护农户利益,调动了广大农户的种植积极性。
民生水平全面提升
该镇结合当地实际,围绕水、电、路等民生工程,不断加大投入,着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努力提升民生水平。
公路建设惠万民。完成了南梧至窑头17公里、下山3.6公里、洪原5.8公里、柏乐7公里的通村公路建设;完成了涧底至吴家岭四级油路路基处理工作,截至目前,全镇27个行政村已全部完成村村通工程,实现了全镇通村公路全覆盖。同时配合县交通局实施完成了涧底至对竹16.1公里的三级油路改造工程。
安全饮水乐百姓。完成了南梧、李安庄、杨木沟、窑头、郝家坪人畜饮水工程,解决了350户2000余口人的吃水问题。目前,全镇除独堆、柏乐、张家洼3个行政村外,全部吃上了自来水,基本实现了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
植树造林绿大地。完成了三北防护林工程4900余亩,完成率为100%,涉及独堆、桑原、冯村、下山、桃荣、洪原6个行政村。
沼气池建设利群众。完成了桑原、府底等6个沼气服务站建设,新建沼气池401个,涉及古郡、神符、吴家岭等村委。
广播电视全覆盖。去年广播电视已覆盖全镇所有行政村,全镇27个行政村1610户人看上了有线电视。
社会事业大进步
卫生方面:进一步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村级卫生所建设,全镇31个村级卫生所进行了扩改建,并全部投入使用,实现了卫生所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为21480人,参合率达86.7%。
文体方面:完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共收集信息203条,图片154张,录音2段,书籍资料2本。完成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村级自筹部分16个,“农家书屋”村级自筹部分17个。发放了“农村文化资源共享工程”配套设备,其中图书5200册,书柜28个,投影仪14套,音响14套。
社会保障方面:按《汾西县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新增低保对象200人,并进行分类施保,即一类76元/月,二类66元/月,三类56元/月,严格按照分级审批办理,并做到分级公示。全年发放残疾人轮椅18辆,双拐6付,单拐20付,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15例,安装假肢2例,培训残疾人技能6人次,使社会弱势群体真正感受了党的温暖。(通讯员 要凯朝 侯丽娟)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