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农村“十万特色人才远程教育计划”,着力培养新型农民。该校通过发布招生简章和信息,办班集中培训的方式,重点提高村组干部、种养殖大户、农村经纪人、农民技术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接收站点管理员、复转军人及农村应届初中毕业生农业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同时,他们结合当地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办了大棚蔬菜培训班,并编印《无公害蔬菜生产关键技术》、《日光温室西红柿春季管理技术》、《大棚种菜严防“五害”》等培训资料,提高了菜农的种植水平和能力。目前,该校承担的“十万特色人才远程教育计划”项目取得明显成效,在校生已达370余人。
扎实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为推进全县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民增收,该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邀请专家、教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系列科技讲座和乡村干部理念培训班,全县7个乡镇的3000余名种植、养殖大户和农业科技带头人以及村干部接受了培训辅导。同时,充分发挥“乡专家”、“土秀才”等本土专业技术人员能动作用。通过下乡培训指导、发放科普资料、现场疑难解答等形式,送科技入户、进棚、到地头,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朋友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主动性,壮大了农村科技人才队伍,增强了农业抗风险能力。
大力开展全日制中专学历教育,推进农民系统化、规范化培训。该校创新办学机制,依靠借力办学,联合办学的方式,加大对全县农业从业人员特别是初中毕业生留村人员的培训力度,开展了中专教育模式的新尝试。他们通过与曲沃二中协商,利用曲沃二中闲置校舍,聘请其部分文化基础课教师,成立了农广校全日制中专班曲沃县教学点,开创了曲沃农广校历史上全日制中等学历教育的先河。全日制中专班办学以来,严格执行招生、考试和学籍管理,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管理工作,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截至目前,在校生已达257人。
全力做好农民技能培训,促农村劳动力转移。该校从解决大量返乡农民工、社会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入手,积极争取市校支持,拓宽就业渠道,把组织农民外出务工作为促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来抓,先后与苏州可胜科技、达方电子、维信电子、LG集团等十余家外资企业签订了长期用工合同,在全县培训招收电子、电器操作工,进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试点工作。本着为农民负责,把好事办实的原则,从宣传上、组织协调上、权益保障上、培训指导方面以及跟踪服务方面全方位为农民着想。截至目前,该校已成功转移劳动力近300人,培训上岗后,月工资均达2000元,仅此一项,每年可为农民增收700余万元。(记者 田青松)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