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在去年完成8个重点推进村建设的基础上,今年投资600万元,完成了新增8个重点推进村的建设工程。投资1692万元,完成车城口——曹井8公里、大庄——南光9公里、高楼——吉壶公路7公里、柏东——高祖山7公里等4条乡村公路改造工程;投资230万元完成农村公路大装修工程;投资6000万元开工建设东城、壶口两处提黄灌溉工程,争取中市、东城垣今冬明春用上黄河水;完成安全饮水工程、上贴水库加固除险工程。投资738万元完成马家河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和桥南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投资300万元完成祖寺庙柏凡头沟土地整理项目;投资880万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投资312万元,完成9个村的整村推进项目和移民搬迁工程。通过采取财政资金以奖代补的方式,促进村级组织通过“一事一议”的办法硬化村内街巷,连通村间道路,大规模实施硬化道路通户工程。
继续推进连片发展,着力打造亮点精品,全面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集中打好“硬化、绿化、生态化”三个硬仗,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向新确定的重点推进村倾斜,从而推动“四化四改”和“六个一”工程全面实施。县财政拿出以奖代补资金100万元用于重点推进村街巷硬化户户通工程和园林村建设。着力实施“112精品工程”,即树立1个新农村建设标兵村。在对4个省、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命名挂牌的基础上,从中选择1个能够代表我县最高水平的示范村进行重点培养和加强,在农村经济、农民增收、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农村文化、基层组织和民主管理等全方位提高新农村建设的档次和水平,使其成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的突出典型。推出1个新农村建设示范连片区。继续以连片建设为重点,按照稳步扩大范围,提高连片程度,提升建设水平的要求,精心打造1个新农村建设示范连片区。大力促进主导产业规模发展,着力实现农村面貌明显改善,努力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同时要坚持硬件、软件两手抓,突出区域特色,在提升连片建设的层次上做文章。打造2个新农村建设亮点村。全县在2010年新确定的8个重点推进村中,选择2个基础条件较好、经济发展较快的村,在全面搞好“四化四改”、“六个一”工程的基础上,根据山区农村的实际,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因户制宜,进一步提高标准,真正打造出个性突出的人在村中、村在园中的山区特色园林式新农村建设亮点村。
进一步强化县四套班子领导和县直机关单位结对帮建新农村工作。山区县乡村集体经济薄弱,在新农村建设中,除将各种资金捆绑使用、重点投入外,注重加强了县四套班子领导包联和县直机关单位结对帮建新农村的力度。县新农村建设领导组给每个村都配备了结对单位,对2010年的重点推进村还特别配备了实力强的单位进行结对,帮助村里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谋划增收致富路子,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帮助农村选择确定主导产业,并给予技术、信息、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帮助村里办成一批好事实事,建成一个团结干事的好班子。县新农村建设领导组成员单位各负其责,分工协作,形成合力,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各项事业和“五个全覆盖”任务的落实与完成。
(通讯员 汪军龙)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