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吉县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扩规模、提品质、创名牌、上效益”的新思路,使苹果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不断提高苹果管理水平,大力发展“猪-沼-果”循环经济,苹果品质得到了有机、绿色食品保证,苹果已成为全县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
据统计,2010年新栽植苹果面积2万余亩,果园总面积达27万亩,现有果园1万座,果农占总人口的85%,年产量达15万吨,产值3亿元。如今,全县八个乡镇乡乡有基地,村村有果园,户户有果树。种植苹果具有得天独厚的土壤、气候条件,加上近年来坚持不懈地推行科学化管理和标准化生产,使苹果的品质年年上台阶,年年有进步,年年有提高。苹果业的大规模快速发展不仅提高了苹果本身的经济效益,而且拉动了当地相关的科技服务、加工、旅游等发展,年创社会效益近亿元。
今年,一级套袋红富士苹果最高卖到6.4元/公斤,贴字艺术果高最卖7元/公斤,平均价格在2元左右。早熟品种创历史最高价,红星苹果最高卖到5元/公斤,嘎啦苹果最卖到8元/公斤,创下吉县苹果果价历年新高。而且,供不应求,前来果商都是通过找关系才能定上货。(闫海斌)
【责任编辑: 邱睿】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