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供销社买东西,隔着柜台指指点点,如今我们和城里人一样,走出家门几分钟就能逛超市随挑随选。”4月15日,正在尧都区县底供销社埝下综合便民超市为孩子选购食品的村民朱丽萍说。像这样标有“供销合作社”的连锁店、便利店在尧都区共有283家,这是尧都区供销社“新网工程”建设的一个缩影。
“新网工程”的实施,全面提升了农村商品流通服务业现代化水平,使全区商品流通服务业面貌焕然一新,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
把超市开到农民家门口
近年来,尧都区供销社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宗旨,扎实推进“新网工程”建设的成果之一:把超市开到农民家门口,让广大农民朋友不出村就能享受城里人购物的便捷。
“新网工程”即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包括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农资经营服务、农副产品购销、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四大连锁经营网络。该社把便民店建设作为推进“新网工程”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一手抓质量、一手抓延伸,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全力打造多功能、多用途的综合性便民服务平台。同时,他们全面创新发展连锁配送经营网络,采取统一管理、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独立核算的高端现代管理模式,悬挂统一店牌、统一社会承诺、统一规范服务,统一管理制度。他们根据全区25个基层社的实际情况和经济特点,投资150万元新建100个便民店,并对建设任务进行分解,将目标任务落实到岗到人,实行一把手责任制,各自结合自身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认真抓好落实。为了使村级便民店更加规范,该社投资百万元对便民超市(店)进行改建,先期对6家试点便民店统一配发了电脑收银机,真正让农民享受到供销社的“小超市大举措”更加便捷的一站式贴心服务所带来的实惠。
在解决群众看病难、买药难问题上,尧都区供销社建立了10余家供合药店、专柜,在经营中优惠、让利于民,真正办成了老百姓自己的放心药店。
截至目前,尧都区供销社已建立起以物流配送中心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集生活消费品、农资销售、农副产品收购为一体的农村经营网络,依托供销社连锁配送中心,建立连锁店、便利店283家,改变了以往供销合作社品种单调、农民动不动就得进城购买商品的境况。
为农民提供物美价廉的农资
“凭着供销社的‘平价优惠供应证’,购买化肥每袋可以优惠10元。在这里购买农资,价格便宜,质量有保证,我们放心!”尧都区吴村镇南太涧村村民范杰生高兴地说。春耕备耕期间,吴村中心供销社积极组织回7个品种100吨氮肥、复合肥,在平价供应的基础上再优惠10元,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买到信得过的农业生产资料商品。
面对激烈竞争的农资市场,该社积极调整经营策略,全力创建让农民“放心、称心、省心”的农家店品牌和农资品牌,先后成立了“凯达农业生产资料配送中心”、“煜龙翔农业生产资料配送中心”和农资连锁经营门店(直营店、加盟店)113家,销售网络遍布该区各乡镇至东西两山,成为农民信得过的农资经营公司。同时,还通过减少经营层次和环节,将化肥农药直运到户,降低流通费用,实行统一配送,几年来共向农民让利近百万元;将农资销售与科技推广、科技服务相结合,实行送货、送技术上门,方便群众购买使用,大力宣传推行测土配肥技术,免费为农民实地测土配方施肥4000余亩,引导农民科学施肥,提供种前、产中、收后等全程技术服务和信息咨询,农技咨询服务近万人次。遍布各乡村的农资连锁经营门店,使广大农民不出村就可以享受到物美价廉的农资和服务。
引领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近年来,该社不断加快农村专业合作社建设,支持鼓励供销社围绕当地主导产业,采取牵头领办、参股联办、指导协办等多种形式,积极兴办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经常聘请专家教授现场示范和传授栽培技术,解决各种技术难题。同时,依靠供销合作社的资产、人才、经营、网络等资源优势,为广大果农提供优质的农资商品。对于经济困难的种植户,专业社给予赊销农资商品、为入社的种植户及时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围绕发展葡萄产业,2007年扶持土门供销社在亢村租赁10亩地作为试验,成立了彩虹果蔬专业经济合作社,推广以新型、优质、安全、高效为中心的葡萄露地栽培新技术。同时,建设稳定的葡萄产后流通体系,实现产销有机结合,以适应国际国内市场发展的需求。几年来,该社以红提葡萄为依托,联合核心生产户以及广大果农,辐射土门镇17个行政村,发展社员216户。该社先后荣获“窗口合作社”、“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0年该社被授予“中国50佳农民专业合作社”称号,成为我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同时,该社通过整合传统网络,合理布局,发挥振金物资回收利用公司“车辆拆解、废旧物资回收”的作用,在全区建立了22个再生资源回收门店,5个再生资源加工点,实行统一牌匾、统一人员培训、统一服装、统一工作证、统一回收物资登记;实行机械加工、防止二次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方便居民出售废旧物资,实现再生资源购销总额近3亿元。
“新网工程”已成为尧都区新农村建设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企业得市场、农民得实惠、政府得民意的民心工程,不但为农民生产系上了一条“安全带”,还为农民消费搭建起一座“方便桥”,生活编织起一张“实惠网”。
尧都区供销社理事会主任、党委书记王育红信心百倍地表示:“今年,我市把实施农村便民连锁商店全覆盖列为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之一,我们将精心组织,科学规划,以点带面,继续加大新农村便民店建设的力度,确保全覆盖,使广大农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记者 范韶华)
【责任编辑: 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