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6-17 09:21:00 来源:
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许军军)看着栏内正抢食的3000只鸡,浮山县徐村村民盖雄伟高兴地合不拢嘴。他说:“年初县畜牧中心主任李辉住到我家,手把手进行技术指导,免费提供消毒药品定期免疫。并讲对我家一包三年不变,让我大胆养殖,消除疫病之忧,不脱贫他就不回去。我现在胆子大了,计划到年底发展存栏鸡5000只、羊100余只的养殖规模。咱农民也快奔小康了”。在该县,这样的民生帮扶项目不胜枚举。
年初,浮山县委根据省委开展干部下乡住村活动的精神要求,积极部署,采取“三个结合”办法,围绕改善民生定项目,通过4个多月工作,初步达到了“群众得利益,干部转作风”的目的。“三个结合”;一是采取经常性联系与重点性帮扶相结合。在“一包三年”不变的前提下,面对春耕春播、五个全覆盖、新农村建设等中心工作,要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重点予以支持。县纪委与庄里村结对子后,通过走访了解到该村的农业品牌项目是西瓜和三樱椒,占村民年收入的2/3还多。群众想扩大规模早日致富而天气干旱是影响的最大“瓶颈”。下乡干部立即协调县水利局、农业开发办等相关部门,筹资1万余元,完成了二级提水,使全村1000亩地全部变为水浇地,实现了村民多年的夙愿。眼下正是栽植小杂粮作物的季节,群众激情高涨。“今年虽是旱年,但浇地后预计每亩与历史同期相比仍可多收入500元,仅此一项,全村就可人均保守增收1000元。这样的下乡干部群众打心眼里喜欢。”该村党支部书记高斌动情地讲。二是采取部门特色与村级发展实际相结合。农林、农机、畜牧等部门主要联带资源优势明显,农业结构调整力大的村,着重帮助当地进行结构调整,发展科技农业、大棚蔬菜等;组纪宣、工青妇等党群部门主要联带基层组织建设薄弱的村,抓好村级组织建设,巩固农村基层政权;公检法司等部门主要联带社会治安状况较差或纠纷突出的村,协助村组进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以扶正祛邪;科教文卫和计生部门主要联带相对封闭落后的偏远村,送科技、文化、卫生下乡,引导村民移风易俗等。县计生局主动到帮扶村开展“卫生下乡”活动,免费为该村326名妇女做了生殖健康全面普查。并投资1.5万元为村计生服务室配全了设备。三是采取办实事、办好事与工作指导、引导相结合。县妇联把帮扶重点放在引导村民转型发展、长远致富上。得知外出务工青年王东亲返乡后有创业思想时,就积极接洽,推介致富项目。通过上网查询,咨询专家等途径,帮助其最终选择了种植双孢菇。目前已投资170万元,承包荒地32亩,建起21座双孢菇栽培室,成立了东亲食用菌合作社,安排妇女劳力110名,预计年收入150余万元。并发挥辐射效应,带动了周边北王、上东、梁家河等乡村种植双孢菇激情,寻到了资源贫乏型地区摆脱贫困的转型新路子。
到目前,该县27名县级领导、92个县直单位已为包联村落实帮扶资金37.5万元,解决实际困难172个,制定发展规划90个,形成调研报告92篇。
【责任编辑: 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