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州工商:“红盾护农”保“三夏”

2011-07-01 08:49:00 来源:

“购买农资要到证照齐全、信誉良好的农资门市部,并索取购买凭证,不要贪图便宜,不要在打着“下乡讲课”、“科技下乡”等名义的流动商贩处购买农资,以防买到假冒伪劣产品……”6月28日,正在对农资经营店展开“拉网式”检查的霍州市工商局执法人员提醒广大农民朋友。
目前全市“三夏”正在火热地进行着,为了维护“夏收、夏种、夏管”期间农村市场秩序,确保农资消费安全,连日来,霍州市工商局以整顿农资市场经营秩序、防止坑农害农现象发生、服务“三夏”生产为目标,以种子、化肥、农药、农机为重点,抓住农资市场准入、流通领域质量监管、规范经营行为三个环节,开展了“红盾护农”保“三夏”的专项行动,为农民保驾护航。
“这是我们的执法证件,现在依法对你销售的玉米种子进行检查。”在检查现场,该市工商局联合纠风办、物价局和质监局组成的农资市场专项检查组执法人员就种子是否经过审定、是否存在拆包销售、是否经过检疫等进行了细致检查。随后对化肥、农药、农机销售部门进行了深入检查,重点检查是否无证照经营,是否销售假冒伪劣、过期、变质农药化肥,是否超范围经营等。执法人员同时提醒农民朋友,在购买农资商品时,一定要多问多看。首先看农资店有没有工商营业执照,然后针对购买的农资产品,看厂名、厂址、联系电话是否标注清晰,在购买农资商品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索要发票,如果发现购买到假劣种子农药时,要注意保留证据,保护好现场,包括各种票据、产品包装、剩余品、检验报告、药害或受损现场等,并要及时向工商部门反映,通过正当途径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人误地一晌,地误人一年,假种子所造成的损失往往难以弥补,所以我们在选择品种上非常谨慎。这里的种子质量很好,工商局经常来检查,买着放心,种的时候也放心。”在陶唐峪乡南杜壁村农资店,正在挑选玉米种子的村民宗福虎深有感触地说,种子是主要的生产资料,其真假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产量、质量和农民的收入。宗福虎去年在流动商贩处购买了玉米种子,结果出苗率非常低,在当地工商和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重新购买了种子,及时补种,才挽回了损失。
“三夏”生产是全年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搞好“三夏”生产是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农民增收的基础。据霍州市工商局负责人介绍,该市各工商所执法人员对辖区内农资经营户的主体资格以及是否存在超范围经营进行了属地巡查,并对今年新上的农资品种逐个排查登记,特别是对以村支部为单位集体订购种子、化肥加强了登记监控力度,全面掌握农资经营信息、商品流向和交易情况。与此同时,执法人员及时向社会发布消费警示,并深入农资市场讲解种子、化肥、农药的识假辨假知识,对农民投诉当场受理,限时办结,认真解决消费投诉,严查坑农害农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开展以来,该市共出动执法人员90人次,发布消费警示1次,检查农资经营户97家,查扣假冒农药15瓶,假种子25公斤,有效地净化了农资市场,维护了广大农村消费者合法权益。(记者 范韶华)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