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22 17:12:00 来源:
“靠养殖獭兔,我一年增收2万元,真没想到一只只小兔子还价值不菲,靠它也能发家奔小康!想致富,养獭兔。”日前,古县石必乡下治村村民张红晨在该县新生源养殖业专业合作社按照订单合同出售獭兔时高兴地说,客商也纷纷登门收购。
短短3年时间,该合作社12户村民靠养獭兔走上致富路,在当地被传为佳话,獭兔养殖已成为当地村民新的致富项目。
石必乡下治村,一条小河穿村而过,河边的小山坡上,有一处占地30余亩的獭兔养殖基地,农用三轮车有出有进,一派忙碌的景象。“耳长迎来八方宾客,腿短走进千家万户”。贴在新生源养殖业专业合作社门口的对联格外抢眼。“我们合作社主要从事獭兔繁育养殖,品种推广,种兔供养,商品兔回收,屠宰加工业务。兔皮主要销往河北,兔肉全部进入临汾市场,而且供不应求。”正在给獭兔加工饲料的技术人员介绍说。
走进该合作社,一排排兔舍整齐划一,兔肉加工车间窗明几净。当说起獭兔养殖,该合作社“当家人”郭爱民如数家珍,从选种、防疫、配种到销售等各个环节,说起来头头是道。“獭兔皮肉都是宝。
獭兔养殖具备四个特点:一是投资成本低,回收效益高;二是养殖周期短,资金周转快;三是养殖方式灵活,规模数量限制少;四是行业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广阔。”郭爱民说,为了解决农民分散饲养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矛盾,该合作社以推广标准化、健康生态化獭兔养殖、繁殖和生产为主,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向当地12户联营户分包商品幼兔并提供精配合饲料、技术指导和回收商品兔,同时实行统一供应种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专用饲料、统一防疫检疫、统一保护价回收,多层次全方位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有效解决了部分群众发展生产无技术、无资金、销售无保障的困难,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随着该合作社养兔规模日益壮大,郭爱民积极转换经营方式,创新养殖技术,不断提高科学养殖水平,扩大养殖规模,进一步延伸獭兔养殖、加工产业链,去年投资50余万元,新建兔舍1300平方米,屠宰加工车间500平方米、獭兔肉熟食加工车间300平方米,如今该合作社已发展成为注册资金100万元,存栏种兔3000余只,年出栏商品兔10万余只,收入达到300万元。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郭爱民信心满怀地说,只有不断壮大规模与实力,才能赢得竞争、赢得主动、赢得市场。我们生产的獭兔肉熟食正在申请“QS”认证和注册商标,届时,我们的产品也能走出临汾、走向全国,我要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努力把獭兔养殖打造成为下治村的“一村一品”,带动更多的村民致富奔小康。( 记者 范韶华)
【责任编辑: 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