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22 16:58:00 来源:
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刘冉玲 刘广亮)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7月的古县永乐乡尧峪村,仿佛一方清凉的世外桃源,谷子、玉米、核桃、蔬菜和满山的侧柏把这个小山村映衬的格外翠绿蓬勃。
与往年不一样的是,今年该村的变化最大最多最快,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得到的最多。仅仅半年时间,该村年初制定的6件实事全部实施完成,困扰多年的农业生产进行了科学调产,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地改善。村民王洪胜介绍,他家明显的变化,一是出了自家门就是平整的水泥路和两旁的绿化树,结束了坑坑洼洼的土路;二是他今年沿河的2亩地发展了2棚“生贵式”蔬菜大棚,通过县上扶持的贴息贷款12000元,目前种植青椒已经收入8000元,预计还能收入6000元,随后再种植西葫芦,还可以收入1万元,而往年2亩玉米一年的收入不足2000元。
尧峪村共有101户404人,村民世代以耕地为生。今年,全省开展的干部下乡住村活动为这个小山村注入了发展的新动力。
干部帮扶形成合力。4月份,市委常委、秘书长王文英深入到联系点尧峪村进行调研,与县、乡、村干部和村民代表一起讨论该村发展瓶颈和优势,形成共识,完善了村子今后的发展思路,确定今年要办的6件实事,随后,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安海清多次协调林业、水利、农业、安安煤化相关帮扶单位,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实干的作风给力尧峪村的发展。
真抓实干结出硕果。发展思路确定后,各级帮扶单位、干部以及尧峪村的两委班子积极落实项目实施,短短几个月全部完成年初目标任务。一是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充分利用该村丰富的水资源,在沿河耕地新发展“生贵式”蔬菜大棚11棚,该大棚投资少、见效快,每棚投资6000元,每年可收入2万余元。在发展过程中,该村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用典型引导示范,为群众办理了贴息贷款,为了减轻群众负担,由村干部先把利息贴上,县水利局为该村提供了3台水泵,方便群众浇地使用。为了维护村民利益,村干部四处扩大销售渠道,形成了固定的销售户。二是壮大特色产业,尧峪村共有核桃2万余株,有1万株挂果收益,是该村的支柱产业,今年由林业局扶持新建核桃种植示范园300亩,高接3000株,芽接7000株。三是大力发展规模农业,发展了400亩优质谷子基地,农业部门提供晋谷21号种子和技术指导,目前长势良好。四是完善水利设施,水利局投20万元为该村新建了一处人字闸工程,为蔬菜基地提供水源,同时,扩大水浇地百余亩,极大地利用了该村水资源丰富的优势。五是实施街道硬化工程,古县安安煤化积极担负企业帮扶责任,出资出力出工,投资55万元为该村1100米主街道进行了硬化,改善了村民出行。六是实施环村绿化工程,由林业局投资40万元在村庄对面的山坡上完成了260亩、2万株侧柏绿化,以及街道绿化工程,建设生态尧峪。
【责任编辑: 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