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县核桃产业发展调查

2011-07-22 16:58:00 来源:

盛夏时节,走进蒲县农村,放眼望去,无论是在公路两侧、房前屋后,还是在菜畦沟畔、山坡林间,满目皆是茂密的核桃林,枝头已挂满饱含致富希望的核桃青果。
蒲县属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土层深厚,平均960米,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对于核桃种植得天独厚。近年来,该县县委、县政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围绕“生态环保立县、特色产业强县”的发展思路,做大做强核桃产业,使其成为繁荣农村经济的“擎天树”、增加农民收入的“摇钱树”、福荫子孙后代的“长富树”、建设美好家园的“生态树”。

找准目标——上下齐动涌热潮

从2007年大上核桃产业开始,蒲县9个乡镇的党委书记与县里签下军令状,必须完成每年的核桃种植任务。全县核桃种植面积迅速增加。到目前,已发展至9万亩,人均近1亩,成为农民增产增收的绿色银行。
为什么要在核桃产业上花大力气?据该县县委书记邓彩彪、县长闫建国介绍,蒲县总人口80%是农民,是全省产煤大县之一,随着煤炭资源整合、煤矿的关停兼并,很多人面临重新择业的问题。如何让从“靠煤”转向“靠田”,从“黑色”转向“绿色”,根据山区农业实际,走以发展核桃为主的生态经济之路,调整“棋局”,播种“绿色”,为曾经以“煤”为生的农民绘就“钱图”,实乃“一举三得”。
祖祖辈辈种地的山区农民,对玉米、杂粮有着深厚的感情,即使收成较少,但依赖心理强,认为核桃种在地里会影响粮食生产,为了做通群众的思想工作,县、乡镇、村干部深入老乡家,面对面和群众算起了经济账:核桃一亩产50公斤,按一公斤保守价格30元,亩收入1500元,再加上套种粮食作物,按套种玉米计算,亩产玉米400公斤,这样林粮间作,亩收入至少可达2220元。
通过干部反复耐心细致地讲解,加上学习宣传资料和观看录像等,村民渐渐打消了心中的顾虑,纷纷开始行动起来。
为了确保核桃产业顺利推进,该县强化支农服务,发展规模种植,实施“一川三垣”核桃基地建设,即昕水河川、山中垣、古县垣和西平垣四个主片区,带动其余乡镇成片发展;出台《核桃产业发展意见》《推进核桃产业科学发展意见》等文件,提供政策保障与支撑;由县财政“买单”1700万元,林业部门负责技术指导,引进辽河一号、二号,晋龙一号、二号,中林一号等丰产优质核桃苗和化肥、防冻液等农资产品,免费发放给农民,并聘请专业队伍,用摸索出的垣面低洼栽植法免费上门帮助农民栽植苗木;鼓励投资开发,对规模开发经营的农户和单位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贷款扶持等优惠;成立“经济林果业产业化发展领导组”,领导组下设管理办公室,逐级签订责任书,将核桃发展任务落实到各村各户,形成了全县各级领导齐抓共管,千家万户大力发展核桃的良好氛围。
“一棵大树一亩田,一个干果一度电。”“给子孙留金攒银,不如留片核桃林。”……蒲县农村,到处能看到这样的标语,群众在山林间躬身劳作的身影也随处可见,全县上下涌动着大力发展核桃产业的热潮。

     科技扶智——“咱也喝上‘脑白金’”

“这根二次枝,应该截短,让它长分支,培养成结果枝组。而这枝生长旺盛的长枝不要修剪,将它培养成营养枝。”7月13日,乔家湾乡前堡村核桃园里,当地的核桃种植“土专家”范记虎正在给村民们讲解夏季核桃整形修建技术。果农们高兴地说:“老师手把手地教,我们面对面地学,真是收获不少!咱也喝上了‘脑白金’!”“三分栽,七分管。”几年来,蒲县在发展核桃产业中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针对核桃种植户普遍认为核桃是“懒庄稼”,栽植后就坐等收获的想法,县林业局印制了2万份传单,向农户总结推广“六个一”技术规范,即:选一块好地、挖一个大坑、栽一株壮苗、施一担农家肥、浇一桶定根水、铺一块地膜;免费发放1万份“核桃标准化管理全年历”,每晚播放核桃种植技术专题片,使广大果农及时更新技术,在管理中有章可循,带动了果农思想观念和管理技术的提高。  
为了帮助群众种好管好核桃,高薪聘请省、市有关专家作为常年顾问,有着30多年林业经验的汾阳老专家陈维智一年中有两个多月呆在蒲县,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充分整合科技、农业、林业等部门技术人才,每季度在各乡镇、村举办科技培训班,将培训班办到乡村,确保每户有一个核桃种植精细化管理的明白人;成立核桃协会,吸收种植积极性高的农户、种植大户和乡村能手入会,交流经验、互通有无,培养了100多名懂管理、会修剪、会嫁接的“土专家”,增强群众自主发展产业能力。
以县为中心、乡镇为枢纽、村为基础、专业大户为单元的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健全,靠科技上档次、上水平,向科技要产量、要效益,在蒲县核桃果农中已形成广泛共识。

龙头企业——拉长致富链条

时下正值核桃盛果期,山中乡白家庄核桃种植大户宋新民正在地里忙着收割套种的麦子,“我今年这20亩核桃树,能收5000多斤干果,再加上套种的玉米和南瓜,收入八九万不成问题!”谈到核桃的销售问题,他乐呵呵地告诉我们:“这个根本就不用愁,每年白露过后,正茂公司的收购车直接开到我们家门口收购,而且都是市场价!”龙头企业是推进产业化、加快致富的火车头。随着核桃种植面积的扩大和产量的提高,蒲县核桃产业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格局,“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趋向成熟。1998年成立的蒲县正茂核桃综合加工有限公司就是一家以深度开发核桃资源为主的企业,目前该公司年生产精炼核桃油200吨、精装原味核桃500吨、核桃仁5吨、易拉罐多味核桃仁5000件,年产值在3000万元以上,畅销省内外各大市场, 成为全县核桃加工、销售增值的龙头企业,有效解决了核桃销售问题,架起了农民连通市场的桥梁。
为了与农户建立起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该公司正确引导农户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种植,在确保核桃种植户实现增产增收的同时,为生产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保健食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龙头企业如此大的核桃需求量,如此细致周到的服务,进一步增强了果农的信心,他们打趣地说:“山里安心种核桃,家里放心卖核桃。”该公司董事长闫志明表示,下一步,他们将申报无公害品牌,在现有产品基础上,开发科技含量更高的功能性保健食品和各种规格包装的天然绿色食品,综合开发利用核桃果、仁、花、青皮和木材,以加工带动种植,以加工促进发展,开发核桃综合效益。
大山沟长出“金疙瘩”,山窝窝变成“聚宝盆”。有了免费赠送的优质核桃苗木与农资、手把手的技术指导、优质的上门高价回收服务,蒲县农民的日子将越过越红火。

 

  【责任编辑: 付基恒】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