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襄汾县新城镇一带,提起孙立臣搞种植,人们会嗤之以鼻,不屑一顾;而现在问起孙立臣,人们会竖起大拇指,亲切地称他为“核桃种植土专家”。
盛夏七月,记者驱车前往新城镇蒙享村官坡自然村采访,见到孙立臣时,他正与几名技术人员在自家的核桃园内忙着嫁接改良核桃树。目光所及,遍地都是成片的核桃苗和茂密的核桃林,以及颗颗饱含致富希望的核桃青果。
现在是核桃苗嫁接的关键时期,为了不耽误农时,作为县林业局聘请的农民技术员的孙立臣和其他10余名技术人员一起,整天顶烈日、冒酷暑,在河东片的核桃园里辛勤劳作,为核桃种植户开展核桃苗嫁接服务,免费传授管护技术。这不,刚忙完了别人的核桃园,他就抓紧时间改良自家的核桃。
孙立臣是土生土长的官坡村人,一直喜欢在土地上搞种植、求效益。前些年,他栽苹果、种花椒、也嫁接过红枣,但因为品种混杂、管理精放、市场低迷等多种原因,种啥啥赔钱,以至于在当地盛传着他“栽苹果、挖苹果”“栽花椒、挖花椒”“栽枣树、挖枣树”这样极具讽刺的顺口溜。而从五年前,他开始种植核桃树起,人们渐渐改变了这种看法。
2006年,孙立臣看到外地一些农民靠种植核桃发了财,便有了种植核桃的想法。于是,他先后到汾阳、蒲县等地考察。
“核桃以其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风味,名列四大干果之首,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广泛地用途使核桃消费量、需求量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加之近几年核桃价格连年上升,产品十分走俏,供不应求。”考察结果让孙立臣异常兴奋。
回来后,他就把原先种的苹果树、枣树全砍了,种上了核桃。村民们都在看他的笑话,背地里都说那是“瞎折腾”。
这次,他汲取了以前的重种植、轻管护的教训,多方学习核桃管理技术,加强果园管理,提高种植收益。经过几年的不断学习和摸索,他基本掌握了核桃的栽植管理技术,在他的悉心管护下,核桃园经营越来越好。
2009年,孙立臣成立了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为种植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带动了更多的村民种核桃致富。合作社社员也由当初的11户发展到现在的40余户,核桃种植面积近2000亩,其中160亩已挂果,产生效益。
种植大户陈新发有20亩核桃园,2007年开始种植核桃,已陆续挂果,他高兴地说:“孙立臣种核桃有一套,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也要跟着发核桃财啦!”孙立臣的果园面积有80亩,由于最早栽植的核桃品种不适合当地,效益不高,这两年,孙立臣通过学习,尝试对原先的不良品种进行嫁接改良,把3年树龄的核桃苗全部嫁接成高产、果大、树冠小的“中林”品种,不断改良果型,提高品质。同时,他还充分利用果园的土地,采取林下间作的方式育苗,直接嫁接优质品种,一部分用于扩大自己的种植面积,剩余的苗木卖给邻村农户,加快优质品种的推广力度。
今年以来,孙立臣已带领技术人员为村民嫁接改良核桃品种6万余株,“经过嫁接改良的核桃树明年就可挂果,但为了让其木质化,明年要把核桃青果打掉,保证后年核桃能有个高产量。”孙立臣说:“前两年改良的50亩核桃已挂果,已进入盛果期,预计1亩核桃纯收入能有5000多元啊!”(记者 田青松)
【责任编辑: 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