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卫生所里的“多面手”

2011-10-24 09:09:00 来源:


别看村卫生室小,秦海云却是个多面手,输液、打针、针灸、按摩样样拿手。“作为一名医生,如果光靠经验而不去学习新的理论知识是不行的,是对病人不负责任,这些书都是我进城时从书店里买的。”秦海云放下手中的书说。
“我那口子前段时间身体不好,经常输液,每次只要给秦大夫打个电话,不一会他就赶过来了,而且,很多情况下,给村里人看病都不要钱。”坐在一边的村民吴生泽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这个村卫生所,是秦海云自己花钱建的,除了镇里配备的一些医疗器械外,他又补充了点,基本上能满足村里人看病的需要。最近,秦海云又买了一台电脑,因为上周镇卫生院开会时,要求每个村为村民建立健康信息电子档案,并且要及时上报。他说,自己对电脑一窍不通,全靠儿子给帮忙,如今,他打算培养儿子,以后接自己的班。
“秦大夫在吗?”说话间,只见一个三十左右的男子被人搀扶着进来了。“去医院拍片子了没?”秦海云仔细地询问病情。原来,他在工地卸脚手架的时候从上面摔了下来,胳膊刚好压在了钢筋上,导致胳膊里面形成大量淤血。昨天来看病时,秦大夫就让他赶紧去医院拍片子,看是否伤到骨头。当得知骨头没伤着时,老秦心里有了底,“不要紧,给你揉几次就好了。”老秦让他抬起胳膊,找准位置后就开始按摩,“他刚从脚手架摔下来,所以按摩的时候一定得注意力度。”按摩完,病人表示感谢后离开。
中午吃饭时,秦大夫告诉记者:“过一段时间,再把卫生所的院子硬化一下,尽量给患者提供一个干净卫生的环境。话又说回来,我们村子小,离城里又近,村民看病一般都直接去市里,除了一些腰酸背痛、感冒发烧类的常见病。”说着说着,秦大夫的电话响了,只听见他说:“别着急,我马上就过去了。”放下电话,他告诉记者:“是村西头的一户村民,小孩子不小心把手划破了。”说着,老秦放下手中的碗筷,骑着摩托车,背着药箱上门就诊去了。

记者 杨琦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