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临汾农业亮点多

2012-01-14 08:06:00 来源:

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赵文红)2011年,我市以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现代特色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为抓手,以推进园区基地和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大力实施六大工程、努力完善两大平台,进一步提高“三农”发展水平,取得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
农民收入持续增加。2011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6089元,比上年增加802元,增长15.17%。
粮食总产再创历史新高。2011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21.46亿公斤,比上年增11.15%,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夏粮总产达9.12亿公斤,比上年增5.14%;秋粮总产达12.34亿公斤,比上年增16.04%。洪洞县曲亭镇逍洞村李生明的4.8亩小麦高产地块平均亩产达705.9公斤,刷新了山西省冬小麦单产记录。在粮食生产上,全市建设各类中低产田改造示范园区29个,完成中低产田改造26.8万亩;建设11个部级万亩小麦高产示范区(其中水地片9个,旱地片2个),涉及面积12.7万亩;建设玉米丰产方40万亩,涉及6个县区、41个乡镇、378个村。
“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迅速。2011年,全市确定了248个省级“一村一品”专业村,其中124个示范村;确定吉县、隰县、大宁县、曲沃县、襄汾县5个县,为第一批全省“一县一业”基地县。
设施蔬菜发展强力推进。2011年全市新增设施蔬菜5.01万亩,其中日光温室1.49万亩,大棚1.25万亩,节水莲菜1.4万亩,食用菌0.87万亩。蔬菜总面积达到86.12万亩,总产量28.29亿公斤,比上年增加1.68亿公斤,增长6.3%。
果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当年新发展水果面积达13.13万亩;水果总产达10.04亿公斤,比正常年份增加2亿多公斤,增产32%;全市农民人均果品收入达1265元,比上年增47.3%。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得到提升。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64.8万亩,已有17个县(市、区)、159个乡镇建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突出抓了尧都区尧王台、曲沃县磨盘岭、襄汾县丁村白莲、洪洞县历山等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全力提升园区的产业层次、科技含量、经济规模和产出水平;全市资源型非农企业转产、兼办在建、新建农产品加工企业及农业观光企业势头未减,特别是在投资蔬菜产业发展上,已经有31个园区正式生产,其规模都在百亩以上,其中500亩以上的有13家。全市新、改、扩建项目12个,总投资13亿元。
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快速健康发展态势。
全市有11个县(市、区)实现合作社行政村全覆盖目标,入社农户将达到21万,入社率达到26%以上。同时按照要求,创办了省级示范社50个、市级窗口社50个、县乡两级示范社1038个,有效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和规范建设。
农产品质量安全进一步加强。体系建设、标准化技术推广、认证力度、监管责任得到加强。市级已经正式颁布了79个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有14家企业新认证无公害产品49个、认定产地34.7万亩;3家企业新认证绿色食品产品5个、基地7万亩;新认定地理标志农产品20.57万亩;获证农产品到期复查换证率达到100%。
农业综合执法更加规范。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宣传了《农业法》《种子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在春播、夏播、秋播等农业生产关键时期,组织开展了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强化对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
新型农民培训成效明显。紧紧围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全市充实和加强了粮食产业、蔬菜产业、水果产业等专家技术指导组力量,落实培训配套资金100万元,常年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的技术指导服务。全年全市培训农民达15.1万人,开展科技入户1.1万户,完成技能培训3万人。
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进展顺利。全市共完成农村户用沼气9800户、节能吊炕和太阳灶6390户、高效低排生物质炉800户,当年建成农户使用率达到80%以上。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2011年6月中旬前全市240个重点推进村规划编制工作全部完成;2011年市级财政经市、县农委、畜牧、果业、农经局(中心)安排在农业生产、农业基础设施、农民培训、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投入达6780万元,比上年增长21.9%;投入“三农”总资金达44477万元,比上年增长20.8%。17个县(市、区)财政投入“三农”资金达161731万元,比上年增长21.7%。目前,全市财政对“三农”总投入已达206208万元,其中对新农村建设投入49119万元,比去年增长22.5%;全市确定138个市直机关单位与重点推进村结对子,开展结对帮建活动,实现帮扶资金82798万元,其中直接投资19318万元,帮助引资18100万元,帮助贷款35400万元,实物合9980万元。全面完成了240个重点推进村的“四化”和“六个一”工程建设任务,建设了100个新农村连片区域,打造了20个精品示范连片区。

  【责任编辑: 付基恒】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