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设施蔬菜产业驶入快车道

2012-05-18 08:00:00 来源: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贾晓梅 范韶华)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设施蔬菜行动计划,坚持以园区建设为抓手,多种模式并举,强化科技服务,鼓励引导多元投入,深入推进企业化、规模化经营,有力地推进了设施蔬菜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全市设施蔬菜栽培面积23万亩,预计年产值可达25亿元,占到蔬菜播种面积的26.7%;全市农民人均蔬菜纯收入从2009年的579.8元增加到去年的1000.4元,增长72.5%,设施蔬菜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并呈现出健康快速发展的态势。
以园区建设为抓手,带动设施蔬菜规模发展。我市把农业园区建设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大力推进沿汾河6县(市、区)十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其中以设施蔬菜为主的园区就有8个。去年,我市财政拿出429万元及时足额落实了日光温室贷款贴息政策,拿出109万元对设施蔬菜先进县进行了奖补。同时,各县(市、区)加大对设施蔬菜园区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力度。目前,全市集中连片200亩以上的设施蔬菜园区和基地发展到近200个,面积达到16万亩,占到设施蔬菜总面积的72%。
多种模式并举,促进设施蔬菜快速发展。我市坚持因地制宜,多种模式并举,通过总结经验、算账对比,在稳定发展日光温室的同时,大力宣传和推广大拱棚、移动大棚等投资少、见效快的设施模式。目前,移动大棚已经在浮山、古县、曲沃、尧都、洪洞等县多点示范推广。同时,我市利用淘汰的焦厂、铁厂、废弃的砖场和荒滩、荒地,大力推广节水设施莲菜,全市节水设施莲菜发展到了2万多亩,带动了土地复垦,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加快了设施蔬菜发展步伐。
强化科技服务,支撑设施蔬菜健康发展。为了适应设施蔬菜快速发展的新形势,2010年我市成立蔬菜生产专家技术指导组,实行分片包县蹲园区的办法,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奖励兑现。专家组成员长年蹲点洪洞县秦壁园区,开展系统培训和咨询指导。市县两级技术人员坚持把主要精力放在深入园区培训指导上,特别是对新发展的设施园区,经常现场指导,培训讲实用,指导手把手。各重点县也相继成立蔬菜技术指导组,尧都、浮山等县还专门成立蔬菜技术服务机构。曲沃县通过严格考察、考评,筛选了5名县菜业中心技术人员和15名农民技术骨干组成了蔬菜技术服务队伍,实行分组包乡镇、技术人员蹲园区的办法,开展培训指导和咨询服务,县财政拿出55万元对这20名蹲点技术人员进行补贴,每名菜业中心技术人员每年补助1万元,每名农民技术骨干每年补助3万元,并对评选出的优秀人员给予奖励。
多元化投入,推进设施蔬菜产业蓬勃发展。近年来,我市结合煤炭资源整合和转型发展的形势,鼓励、引导资源型企业和企业家投资发展设施蔬菜。尧王台现代农业示范区、襄汾万亩丁村白莲基地、尧都区山西澳坤量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园区,都是由企业转型和企业家投资发展起来的。农业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规划设计、项目选择、设施建造、技术应用等方面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同时,各县采取项目捆绑的方式发展设施蔬菜。大宁县把1000万元片区扶贫开发资金用于发展拱棚蔬菜,打造昕水河沿线万亩设施蔬菜基地,目前已建成大棚1000余座。蒲县利用扶贫资金重点建设薛关设施蔬菜园区,目前200多栋温室已投入生产,并配套建设了育苗中心。曲沃、尧都、襄汾、浮山、洪洞等县都把农业、水利、农机、交通、农业开发等项目集中在园区捆绑实施,形成了多元投入的机制,推动了设施蔬菜产业的蓬勃发展。

  【责任编辑: 高卓然】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