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杨琦)有这样一个人,他用自己的忠诚,20余年坚守着共产党员的精神家园;他用执着坚定的信念,用一言一行、一点一滴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他,就是安泽县良马乡英寨村的原村委会主任刘先洲。在任15年,他踏实工作,服务乡亲,扶残助困,帮扶村民脱贫致富,卸任后,他仍继续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光荣感与责任感,解百姓之忧,排群众之难。
出生于1952年的刘先洲,1992年至2007年担任英寨村村委会主任。1982年,他办了一个米面加工房,收入相当不错。但他认为一个人有钱不算富,只有大家都富裕了,那才是真正的富裕。于是他不顾自己年迈的身体,风里来,雨里去,不断地走访专业人士、考察市场。他孤身一人前去长治市考察,一待就是一个多星期,硬是请回了技术人员,并且带回了尖椒种子。
1996年春天,英寨村第一次尝试种植蔬菜200亩,当年增收32万元。1997年,原英寨乡的曹家沟、司马、郭都三个村纷纷效仿英寨村,开始种蔬菜,然而,事情并非一帆风顺,2004年,尖椒市场遭遇重大冲击,几分钱一斤也没人收购,大家只能眼看着大片大片的菜烂在地里,菜农的损失可想而知,村民们纷纷放弃了种植蔬菜,开始重新种植玉米,用他们的话来说:至少玉米有粮站收购,总比种菜有保障。
面对这样的局面,刘先洲认为,利益永远与风险并存,只有敢于承担风险才有机会获得利益,只要坚持下来,肯定会有收获。他试着说服村民们继续坚持种植蔬菜,但大家因为嫌没有保障而不肯再冒险。为了让大家相信自己的判断,2005年,他不顾家人反对和别人的不理解,坚持种了二亩尖椒,由于市场行情不好,那年的尖椒让他损失了几千块钱。然而他并不气馁,2006年,他在大家的质疑声中又种了二亩尖椒,这一次,他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由于他种的尖椒品种优、味道好,再加上市场需求量大,他种的尖椒为他带来将近一万元的纯利润。利益最具有带动性,他用实实在在的数字向村民们证明了自己的选择。
2007年春天,英寨村又一次掀起了种植蔬菜的热潮,出去务工的人员也陆续返乡,认认真真地经营他们的蔬菜种植。
面对眼前的大好形势,刘先洲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但他不满足于此,经过他的四处奔忙,2007年10月,他成立了英寨村第一个专业合作社——安泽县绿叶蔬菜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采取公司+基地、基地带农户的模式,与社员签订辣椒最低保护价收购合同,在市场情况不好时,合作社保证以每公斤0.6元的价格收购本社社员的辣椒,在市场行情好的时候,合作社以市场价收购辣椒。对于非社员农户,合作社同样以市场价负责收购。这种方式从根本上解决了种植户的销售问题,为英寨村辣椒种植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到2010年,英寨村共有120户村民种植了蔬菜,全村种植蔬菜达300亩,产品远销广州,至9月底所有蔬菜全部销售完毕。仅此一项产业为全村增收71.4万元!乡亲们的腰包鼓了,英寨村的收入高了,他的事迹也得到了上级的肯定,特别是从2005年度至2008年度连续4年分别被县委、县政府、乡党委、乡政府评为“蔬菜生产示范户”。
2011年,他通过多方学习考察,投资20万元,建成了一个3000只鸡规模的养鸡棚,带动英寨村19户村民一起发展蛋鸡养殖业,现在英寨村已建成占地43亩的两个蛋鸡养殖园区,蛋鸡养殖的发展还带动了饲料加工业的发展,目前,英寨村已建成两个饲料加工厂,现在的英寨村初步形成了“种养加一条龙,农副牧齐发展”的新型产业格局,农民调产增收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这就是刘先洲。他始终把拼搏创业、带领大家增收致富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根本,牢记于心,永不止步。
【责任编辑: 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