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长吉海梅抱着新生儿。
临汾新闻网讯 有这样一群人,她们没有创造什么惊天动地的奇迹,却用青春书写生命的感动;有这样一个团队,她们用心聆听每一次心跳,用热情迎接新生命的律动;这里,每天都在上演着“大变活人”的魔术,而他们——产科的医护人员,就是那喜迎新生的“魔术师”。
6月18日清早,在市妇幼保健院产科的休息室,刚值完夜班的护士长吉海梅拉开桌子后面的窗帘,一轮红日正在升起……从昨天接班到现在,产科已经有11个宝宝出生了。今年是农历猪年,金猪宝宝扎堆出生,再加上国家全面放开二胎政策,预计今年在他们医院出生的宝宝将会超过4000人。
9时30分许,记者见到了从产房出来的吉海梅,虽然她脸上有些疲惫,但人却很干练、热情。她说,产房是个急救任务重、劳动强度高、医疗风险大的地方,每一刻都充满挑战,都重复着紧张以及难以预见的突发状况,所以每一位医护人员都得拥有应急、应变的能力,还得有扎实的专业技术和沉稳的心理素质,以及强烈的责任心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护士长,有位产妇的胎心下降很快……”刚和记者聊了两句,待产室的护士急忙跑来说。吉海梅一边戴口罩,一边迅速向待产室跑去。这一刻,这位“80后”姑娘精神头十足。她迅速离开的身影,就像一位冲上战场的将士,英勇果敢。
几分钟后,吉海梅和产房负责大夫高艳梅一起回来了。“产妇可能过度紧张,再加上躺卧姿势不对,经过调整和处置,胎儿的胎心已经恢复正常。”高艳梅解释说,这里每个班组有医生和护士6人,现在已经快过了交班的时间,但是由于昨天出生的孩子多,还有很多事情需要交接,所以吉海梅还在岗上,现在又有两个产妇进了产房,估计交班时间还要推迟。
产房就是一处没有硝烟的战场,时间就是生命。高艳梅告诉记者,产房是每个医院最紧张、忙碌的地方之一,对于医护人员而言,每一对母婴平安的背后,不知藏着多少千钧一发、瞬息万变的病情。
就在今年4月,一个产妇刚进入产房,胎心监护仪上的数字就持续减慢,最低掉至每分钟58次,产房的气氛一下子就紧张起来。高艳梅回忆,当时她赶紧给产妇进行产道触诊,刚把手伸进去,就摸到产妇宫颈内口有一条絮状物,且有搏动感,凭着诊疗经验,高艳梅判断这位产妇发生了“脐带脱垂”。
“脐带脱垂是产科中的危急重症之一,只要七八分钟,便可能导致胎死腹中。”高艳梅说,她一边指导产妇抬高臀部,一边吩咐护士立即启动应急程序,3分钟内,手术护士和麻醉师到位,5分钟后,开始手术。经过及时抢救,产妇和孩子最终有惊无险。
“世界上最美的场景莫过于新生命的降临,最美的声音莫过于新生儿的啼哭,而这声音是我听过的世界上最美妙的旋律……”这是吉海梅日记本上的一段话。她说:“一次次响亮的啼哭,一声声喜悦的道谢,会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就是我心中的热爱。”
高艳梅说:“作为产科的医护人员,我们每天都面对那些朝气蓬勃的可爱宝宝,看到经自己双手接生的母婴平安健康,这就是我们的快乐和价值所在,这也是我们不竭的动力源泉。我们很享受这一切,也陶醉于这一切。所以,每一天,我们都在忙碌中、挑战中迎接着新的生命、新的希望……”
记者 郝海军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