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夏季,闷热的天气容易使犬类动物烦躁、冲动,再加上人们穿着单薄,造成不少人被狗、猫咬伤、抓伤,感染狂犬病病毒。近日,记者走访市疾控中心,请教传染病专家,帮助市民了解狂犬病知识,以便正确应对突发情况。
狂犬病又称恐水症,是我国重要的人畜共患病之一,该病由狂犬病病毒感染所引起,致死率近100%,是目前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虽然人用狂犬病疫苗和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已经研制成功,并广泛应用,但是全球每年仍然有50000——60000人死于狂犬病。
市疾控中心传染病科主任尹保行说,狂犬病可在动物之间和动物与人之间传播,狂犬病毒不能穿过完整的皮肤,它是通过伤口或黏膜直接接触进入体内,最常见的方式是被携带病毒的动物咬伤,或者移植携带病毒者的器官及组织。目前,尚未证实除移植携带病毒者器官以外的人与人之间有传播病毒病例。
狂犬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短至数天,通常不超过3个月。潜伏期长短主要受咬伤部位、伤口深浅和进入人体病毒数量等因素影响。
狂犬病的症状有哪些?尹保行说,狂躁型狂犬病发病之后病程分为三期,即前驱期、兴奋期(或痉挛期)和麻痹期。大多数患者在前驱期时有低热、倦怠、头痛、烦躁、恐惧、恶心、周身不适等症状。对痛、声、风、光刺激开始敏感,并有咽喉紧缩感;约80%的病人已经愈合的伤口部位及其附近有麻木、刺痛或蚊虫爬感。在兴奋期,患者多神志清楚而处于兴奋状态,表现为极度恐惧、烦躁,对水、风、声、光等刺激非常敏感;恐水是狂犬病的特殊症状,多表现在饮水、见水、闻流水声或谈及饮水时,引起严重咽喉肌痉挛,患者常伴有声嘶和脱水症状。在麻痹期,患者逐渐安静,痉挛减少或停止,出现迟缓性瘫痪,尤以肢体瘫痪为多见;感觉减退、反射消失、呼吸变慢、心搏微弱、神志不清,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自然痊愈者极为罕见。
如何预防狂犬病?养狗养猫的人,必须按要求定期带它们接种疫苗,这是预防狂犬病的关键措施。对狗、猫的严格管理可显著降低发病率,预防接种则对防治发病有肯定的效果。并不是只有患有狂犬病的动物带有病毒,看上去健康的狗、猫和其他动物的唾液中,也可能带有狂犬病毒。一旦被抓咬了,也会染上病毒。同时,注射过疫苗的狗能保证不被其他动物传染,但不能保证它不带病毒,不传染给人。所以,即使被看上去很正常的狗咬了,也要及时打狂犬疫苗。
除狗、猫外,蝙蝠、狐狸、兔子等,都可能携带狂犬病病毒,因此,不要随意接触野生动物,尤其是死亡动物。
被咬伤了怎么办?尹保行表示,第一步:立即冲洗。用20%的肥皂水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清洗、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第二步:消毒伤口。彻底冲洗伤口后用2%-3%碘伏或者75%酒精涂擦伤口;第三步:注射疫苗。根据伤口暴露情况,使用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或抗狂犬病血清。按照接触方式和暴露程度,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一旦暴露,首先要判断受伤的严重程度,然后再据此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与动物仅有普通接触或喂养动物,以及被舔的皮肤部位完好,属于I级暴露,不需要进行任何处理;如果皮肤被轻咬或者仅有轻微抓伤或擦伤而无出血,则属于Ⅱ级暴露,需要立刻对伤口进行处理并接种狂犬疫苗;如果皮肤被咬伤或抓伤有出血或皮肤破损的伤口被舔时、或黏膜被动物体液污染时,属于Ⅲ级暴露。此情况下,在伤口处理之后、疫苗接种之前,还需要在伤口周围注射抗狂犬病的被动免疫制剂;第四步:及时处理伤口;对于伤口较深者,要在注射狂犬疫苗前先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将病毒进行快速灭活,再注射狂犬疫苗。
疾控专家提醒:狂犬疫苗并非一针有效,伤者要在0(当天)、3、7、14和28天各注射1个剂量的狂犬疫苗,不可自行减少次数。注射狂犬疫苗期间,最好不要剧烈运动;少吃蛋白类食物,以及鱼、虾等海产品,以避免过敏;少喝浓茶、酒以及吃刺激性食物。
记者 郝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