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12月21日,天气晴朗。在临汾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的一间病房里,明媚的阳光透过玻璃,丝丝缕缕地洒在湘湘(化名)的身上。她的脸上已经有了些许红晕,温馨的画面下,很难想像,她在不久前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是市第三人民医院和市人民医院20多名医护人员在一次次与死神的拉锯战中,将她从生死边缘拉了回来。
时间倒回到9天前——12月12日13时21分。又一次突如其来的消化道大出血让湘湘的一只脚迈入了鬼门关,一场历时22个小时的生死大营救就此展开。
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一科抢救室内,湘湘表情痛苦,血压急速下降,护士手执便盆很快流满,旋即再接……值班医师赵华荣迅速抢救的同时,让人与主管大夫郭昱廷联系。
医护人员往来如梭,一个个步履匆匆,紧张忙碌地对湘湘进行着抢救。
“必须快速输血、补液、升压,否则会引发多脏器衰竭,患者随时都可能出现失血性休克死亡。”值班医护人员以最快的速度为湘湘机械通气供氧、快速补液、输血、输血小板,使用升压药物……以保证病人心脏跳动,维持生命特征。
各项治疗和护理紧张有序地进行,在场的每位医护人员各尽其责,全力抢救。
血止不住!只有不停地输。出血太快了!静脉滴注根本赶不上出血的速度。见此状,医护人员就轮流挤压装血袋,以加压输血。病人不断吐出的血污喷到“抢救小组”成员和护士的头上、身上,但谁也没有一声怨言。
从13时至17时26分,共出血3500毫升。此时的湘湘已是面白如纸,意识恍惚,由有知觉的呕血,发展到休克状态。急诊检验结果全部为危急值,血压只有40/15,血色素2克,凝血时间大于17秒,伴有严重贫血和低蛋白血症,血红蛋白极低……虽然经过全力抢救,但病情仍非常不乐观。大夫们一面进行急救,一面讨论制定下一步的抢救治疗方案。
接到电话的郭昱廷放下年幼的孩子,火速赶往医院。
“我是湘湘7年的主管大夫呀!”当陪着老父亲在太原办事的贺园丽看到工作群里的抢救动态后,直接乘坐动车返程。列车到站后,她只说了一句“爸,我去医院了,您自己回家吧,”便头也不回地直奔医院。
经历近5个小时抢救的医护人员没有因为交接班而离去,继续坚守抢救一线,期间夜班大夫也陆续加入抢救队伍。
此时,患者已经处于持续休克状态,精神萎靡,四肢湿冷,生命在家属的犹豫不决中一点点流逝,必须和时间赛跑,迅速止血。
“内科保守治疗可以使医生避免风险,即使治不好病,也不会发生医疗意外。”但保守治疗显然已经无法奏效。“三腔二囊管是唯一可以救命的方法了,如果不用等于给患者判了‘死刑’。”因为放置三腔二囊管需要插管,插管时可能引发窒息,患者家属情绪激动迟迟不愿接受。“万一止血失败,对医生及医院十分不利。”这时医护人员那份救死扶伤、勇于担当的医者情怀就得到了凸显。
“着急呀!”主管大夫郭昱廷,“她还年轻,我想让她活着,只要能活就好!”
“当时压力特别大,她才45岁。”夜间值班大夫程战,“任何的手术都是有风险的,现在对患者来说,早一分钟和晚一分钟那就是天壤之别。”
“患者下管还会有一线希望,但是不下管就真的没有希望了。”贺园丽也加入了与家属的持久的“谈判”中。
至此,湘湘还在吐血,只是吐血量已经大大减少。因为重度贫血,她已经无血可吐,命悬一线。
在几位大夫轮番劝解下,关键时刻“家属终于同意了!”
“三腔二囊管我们医院没有,患者失血性休克,不能搬动,只能就地抢救。”家属同意后,程战第一时间请示在北京开会的院长刁士琦和消化一科主任张桂枝。刁士琦也在第一时间回复:只要有一线希望,要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病人。张桂枝立即通知医务科向帮扶医院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请求安排专家会诊。
20时3分,郭昱廷联系到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刘泓。
21时至21时20分,刘泓成功为湘湘放置了三腔二囊管。
患者的呕吐物终于从鲜红色血液变为白色泡沫,“血终于止住了。”到23时,湘湘的生命体征平稳,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现在只是给病人创造了机会,只有活着,才能接受治疗。”刘泓说,三腔二囊管只起到一个止血的作用,下一步通过“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精准断流手术”,才能真正起到预防及治疗出血的作用,但术前患者的身体指标必须达标。
“三腔二囊最怕的就是漏气,而且在胃部存留时间过长会使患者的胃黏膜糜烂、水肿。”从12日23时至13日9时,程战和夜间值班护士张茜倩一直紧绷着神经,时刻关注着患者的动态,观察器械有没有漏气情况。
而为了尽快让病人的生命指征达到治疗标准,张茜倩一直负责输血、输液、输血小板,及时反馈患者信息,13日给患者验血时,血色素达到了9克。“我们瞬间就松了一口气。”看到这个结果,张茜倩感到特别欣慰,觉得一夜的劳累都是值得的!随后,在郭昱廷和贺园丽的护送下,湘湘顺利转诊至市人民医院。
“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属于消化内科急危重症,手术风险特别大。”刘泓说,肝硬化患者,由于门静脉高压的形成,导致包括食管胃底静脉在内的侧支循环血管形成和扩张,最粗时可达到1至2厘米,血管长期在高压的状态下,特别容易破裂。胃镜下治疗是要把药打进曲张的血管,稍有不慎就会引发二次出血,病人可能连手术台都“下不了”。
10时30分至10时40分,手术顺利完成,湘湘生命体征平稳,各项指标逐步恢复正常。此时,医护人员和家属才松了一口气。经过了22个小时的惊心动魄的抢救,湘湘终于安全了。
“三院团队协作的精神特别令人感动。”刘泓说,因为三院前期的工作做得好,才为下一步治疗打好基础,手术才得以顺利进行。虽然肝硬化不可逆转,只要湘湘能坚持规范治疗,让静脉曲张彻底消失,不仅可以延长生存时间,还能提高生命质量。
湘湘无疑是幸运的!在这片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市第三人民医院联合市人民医院20多位医护人员,快速、准确诊断,有序、高效协作,及时有效地治疗,在救治急危重症患者的战场上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华章。
记者 闫晏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