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死不屈七勇士
李青山
最近一段时间,随着纪念抗日战争70周年日期的临近, 我村村民对电视上播放的中日关系特别关注,对安倍晋三厚颜无耻的狡 辩行径义愤填膺,村民们气愤地说,这个坏东西,对他的前辈侵略中国,屠杀中国人的滔天大罪就是不承认,还满口都是和平,什么“积极的和平主义”,“安保法”之类,其实他心里想的是侵略、扩张,他的“积极的和平主义”就是他前辈的“大东亚共荣圈”,他的“安保法”就是战争法,侵略法,如果他不顾亚洲人民和本国人民的反对,一意孤行,挑起战争,人民最终会绞死他。村党支部根据村民的情绪,召开了党员大会,专门以“国家主权不可辱”为主题讨论。我村里的人为什么对安倍晋三有那么大的厌恶?除了他完全罔顾侵略事实外,还因为日本鬼子在我村残忍地杀害了七名抗日战士,村民都铭记着这一笔血债。
70多年前,侵华日军进入晋南,翼城县也无能幸免,它们所到之处就成了杀人屠宰场,房舍被烧,财物被劫,妇女被辱,成千上万老百姓被杀,血流成河。当时日寇在临村曾抓住一怀疑是抗日女干部的妇女,先奸后杀,然后把肉割 下来剁成肉馅包饺子,还强迫村民吃,日寇制造了一幕幕人间惨剧,令人发指。
有侵略,有屠杀就有反抗,日寇占领翼城不久,我党就在日寇统治的薄弱地带---翼城东山深处一个叫“青城村”的村子里建立起“青城县抗日民主政府”,他们高举反抗大旗,组织民众坚壁清野,抗粮抗税,他们组织起有武器装备的“县大队”,到敌营“抓舌头”,不断骚扰敌人,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民众把抗日政府当成主心骨,对“县大队”特别好,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盘踞县城的日寇把县大队当成心腹之患。
1944年12月26日,临近小年,抗日民主政府考虑到日寇会利用这个传统节日抢粮抢物,派出七名战士到位于县城附近的村庄侦查敌情并告知村民提高警惕,这时正好遇到到辛村疙瘩村里抢粮的警备队,战士们立即与警备队发生激战,顺利击退了敌人,夺回了被抢的粮食,当把被抢的粮食发给被抢户后,他们怀着胜利的喜悦返回。因返回青城要走70里地,而走到两坂村已夜里10点多了,两坂村属于半解放区,即白天是敌占区,晚上就成了解放区,或晚上是敌占区,白天就成了解放区。这七名战士准备在两坂“堡垒户”李成旺家住一夜,第二天返回根据地。
但溃逃的警备队到县城将上午粮食被截的事情告知鬼子后,鬼子大发雷霆,急令查清七名战士的位置,警备队沿路向后山查,碰到一内奸告密,立刻锁定了两坂村这个位置,县城的鬼子和警备队与隆化镇的鬼子和警备队近500人,象500只嗜血成性的恶狼,连夜恶狠狠地疾速向两坂村扑来。
鬼子进村,“堡垒户”李成旺及时得知,及时告知,战士们及时撤出并占领村庄一制高点,与敌人展开激战。但敌人人数太多,七位战士上午与警备队对战消耗了一部分弹药,寡不敌众,最后从制高点杀出一条血路,回到一个窑洞里有一偏窑,还有一牲口槽的窑洞里。
敌人立即将窑洞团团围住,并派伪军向战士们喊话:“你们被包围了,
乖乖地投降吧!”然而他们听到的却是:“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队伍,我们怎么能象你们,投降日本鬼子,当汉奸,当卖国贼,你们真可耻!”伪军又喊话:“投降过来吧,皇军说了,过来可以保住命,还可官升一级。”然而得到的回答是:“你们生为中国人,有些还是翼城人,给鬼子当汉奸,你们不觉得可耻吗?劝你们为自己留条后路!”鬼子又逼着警备队长接近窗户喊:“缴枪不杀!”还没喊完,一颗子弹飞出窑洞,立刻削掉了他一只耳朵。
鬼子队长气急败坏,立即指挥机枪扫射,机枪把窑洞的们和窗户都打烂了,但由于战士们躲在牲口槽后和窑洞里的偏窑,所以毫发未伤。
鬼子见这招不管用,就抓了几个老百姓进窑劝降,老百姓进窑后,战士们了解了窑外敌情,知道敌人人数众多,寡不敌众,已作好了必死准备,就对他们说:“老乡,你们快出去,小心连累了你们,我们打枪迷惑敌人。”接着把老乡推出门外,又放了几枪。
眼见攻击不行,劝降无望,鬼子想到了一个恶毒的办法,他们到村里各户卸下门窗,又搜到好多辣椒,从窑顶扔下来堆到窑洞口,然后泼下来汽油,再用机枪扫射将其点燃,又抬来脱粒粮食的风扇对着窑洞口猛扇,立时,窑洞内传来剧烈的咳嗽声和痛苦的呻吟声,面对剧烈的咳嗽和痛苦的呻吟,鬼子们发出哈哈大笑,并幸灾乐祸地喊:“你们没有活路了,快投降吧!”然而,窑洞里传出的仍是斩金截铁的话:“我们不投降,我们绝不投降!”
大火燃烧了一个多小时,罪恶的风扇也扇了一个多小时,鬼子再一次喊话:“投降吧!只有投降才能活!”但是,窑洞里仍然传出断断续续的微弱声音:“我们不投降,我们宁死不投降......”
大火继续燃烧,脱粒风扇继续转动......。天将黎明时,大火停止了燃烧,风扇停止了转动。见窑洞里已没了动静,鬼子进入了窑洞,然而眼前的情况令他们大为吃惊:七个战士或坐、或趴、或跪,象七尊雕塑,仍保持着战斗姿态:有的握着枪,有的握着手柳弹,有的手插进土中,土中埋着枪的零部件......。战士们的身体已经烤的焦黑,鬼子去摘战士手中的枪,却怎么也摘不下,等摘下枪时,战士扣板机的指头也断开了......。
天亮时鬼子撤退了,但他们是怀着惊恐和叹服的心情撤退的,也许他们内心惊恐或叹服的是:当一个民族欺凌另一个民族时,面对的是另一个民族内心英雄般的强大,而在胜利之时的自己,内心 却是蝼蚁般的渺小。
七名战士在残暴的日本鬼子面前犧牲了,但他们是宁死不屈犧牲的,他们的精神是宁死不屈的勇士精神,村民们看 到这种悲惨的场面,失声痛哭,这时,得到消息的抗日政府的领导和县大队的人员赶到了,他们和村民含泪收敛着战士们的遗体,悲愤地表示一定要向鬼子讨还这笔血债,在收敛烈士们的遗体遗物时,他们从烈士马金让趴着的土堆下发现了一份入党申请书,县大队指导员、第二中队队长王玉文代表党组织当场宣佈,追任马金让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军民当场宣誓: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汉奸买国贼,为死难烈士报仇血恨!
七勇士宁死不屈的事迹立刻在根据地传播开来,也在全县传播开来,当时全县人不叫两坂村为两坂而叫勇士村,华北抗日根据地战时文工团根据七位烈士的事迹编演了话剧“宁死不屈七勇士”;日本投降后,根据翼城县县长、原青城县抗日民主政府县大队长张若愚等的提议,为七勇士在隆化镇立了碑;五十年代,两坂村党支部在村里为七勇士立了碑,村民每年清明都要为七勇士扫墓祭奠,改革开放后,在全县功勋书记、两坂党支部书记、村长、全国劳动模范李洪海的倡议下,将祭奠地点移到了勇士们当年犧牲的原地点,并重新立了碑,七勇士的英名永垂不朽!他们是:
王金荣,河北宁晋县城西村人,共产党员,24岁,七七二团侦查排长;
苏联民,翼城隆化镇卫家河村人,22岁,班长;
李致远,翼城朱砂古垌人,共产党员,26岁,战士。
徐其珍,翼城陵下村人,共产党员,22岁;
马金让,翼城东辽寨村人,战士,20岁,犧牲当天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员;
陕学生,翼城大河口村人,共产党员,战士,18岁;
李来喜,河南滑县人,战士,22岁。
(作者系翼城县隆化镇两坂村退休干部)
责任编辑: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