隰县午城、井沟—— 一场漂亮的山地游击战当年在这里打响

2015-07-15 09:15:33 来源:临汾新闻网

    “这片河槽就是午城、井沟战斗中劝学祖师庙主阻击阵地遗址了,当时我军115师的一支部队就埋伏在这里。”日前,记者一行三人驱车来到了位于隰县南部城川河、东川河与昕水河交汇之处的午城村,同行的晋西革命纪念馆馆长成赟指着一片河槽区域告诉记者,河槽里已被种植的玉米地所覆盖,两边的河床长满了杂草,已看不出曾经发生在这里的那场激烈战斗……

    跟随成赟的脚步,沿着河槽一路走去,当记者问及他对午城、井沟战役了解多少时,成赟打开了话匣子,他在宣传部工作了8年,在2005年被组织调至晋西革命纪念馆负责从纪念馆立项、建设至今已有10年。为了迎接抗战胜利70周年,成赟正在通过查阅回忆录以及历史书籍等几百部书籍,来编写《八路军第一师-115师山西抗日纪实》,关于午城、井沟战役成赟非常了解。

1938年3月,八路军第115师在隰县午城阻击日军5昼夜,毙敌1000余人,毁敌汽车97辆,阻止了日军西犯陕甘宁边区的图谋。图为被击毁的日军汽车。

    日寇图谋不轨 115师临危受命

    1938年2月中旬,侵华日军第1军司令官香月清司集中第20、第109师团,第108、第14师团各一部向山西省南部及西部进犯,配合沿津浦、平汉铁路南犯日军占领黄河以北、以东广大华北地区。第20师团于2月27日占领临汾,3月1日占领蒲县,而后主力继续沿同蒲铁路南犯,另以4000余人由蒲县西进,企图占领大宁和马斗关黄河渡口,威胁陕甘宁边区。其目的是要抢占大宁黄河渡口马斗关,进而过河入陕进犯抗日革命根据地延安。

    就在临汾沦陷的当天,毛泽东致电115师代师长陈光、政治部主任罗荣桓、343旅:“主力应转入隰县、午城、大宁地区,寻机作战,相机消灭该敌。”当115师接到毛泽东电报指令后,不顾沿途同日军作战的辛劳,遂率343旅主力部队日夜兼程赶到隰县东川和汾西勍香一带,迅速向隰县、午城、大宁地区集结布防。同时,派出侦察人员侦察驻守在蒲县县城、隰县午城日军动向,寻机打击日军,断其后方运输,以担负起阻击日军西进大宁的重任。

    制订作战方案 选定午城伏击

    115师得到上级命令,一面派出10名侦察人员深入公路沿线查看地形和了解敌情,一面召开师、旅、团首长紧急会议分析敌情,研究采取何种战略战术,选择何时何地进行作战,制订具体作战方案。在各侦察小队实地侦察的基础上,罗荣桓、陈光率师、旅、团主要首长及参谋、作战科有关人员再亲临前沿观察地形。认为午城是临汾、蒲县去大宁进入隰县的三岔路口,午城和平型关的地理形势有很多相似之处,于是制定出以午城为中心战场,日军及其辎重汽车队向大宁西行如同一条长虫,当敌人进入八路军伏击圈后,按预订作战方案在三个战场分三段行动:斩其头——在大宁罗曲镇挡住去路;断其腰——将午城守敌歼灭使日军无力兼顾首尾;截其尾——堵击张庄至井沟的敌人不得后撤,陷敌于孤立无援之困境,然后,采取两面合击、前后堵击、四面合围、各个击破战术,形成关门打狗、瓮中捉鳖之势。

    经过认真周密的研究分析制订出作战方案后,设在隰县寨子乡桑峨村的师指挥部,速令343旅旅部随686团向午城东面的高家庄、佛连里一带运动,山西新军决死二纵队汾西游击支队由支队长带领埋伏在孙家庄路南山沟里配合686团行动;685团由隰县下阳德等村一线迂回向午城附近的大宁上、下乌落、罗曲镇进发,令以685团为主,调集686团一部以午城东、西、南三面形成合围之势,相机消灭午城守敌。

井沟战斗之劝学祖师庙主阻击阵地遗址。

    日寇掉入埋伏圈 午城奏响大捷曲

    1938年3月14日12时许,第115师先遣分队在午城以东与西犯日军先头部队1000余人遭遇,先遣分队先敌开火,经两小时激战,歼日军100余人,后转移至午城西北高地,继续钳制日军,掩护主力进至待击位置。14时许,日军进占午城,并继续西犯进占大宁。16日,第343旅第685、第686团隐蔽于大宁以东罗曲、午城、井沟地区。当日,日军第20师团辎重部队200余人,骡马100余匹,由午城西进至罗曲村附近,被全歼。17日,第686团在井沟以西地区又歼日军200余人,截获汽车6辆。当日夜,第686团第3营和第685团两个连袭入午城镇,歼日军50余人,烧毁汽车10余辆,缴获机枪、步枪60余支。18日,进占临汾的日军第108师团为支援午城作战,出动兵力由蒲县西援。第686团预伏于井沟、张庄公路两侧,第685团在午城以西阻击大宁日军增援部队。14时许,日军进入伏击区,预伏部队突然发起冲击,激战至19日拂晓,日军大部被歼。至此,午城、井沟战斗结束。此战,八路军共歼灭日军1000余人,焚毁汽车70余辆,缴获长短枪200余支、轻重机枪10余挺、山炮4门、骡马200余匹及大批军用物资。

    午城大战是抗日战争以来,八路军继平型关大捷之后的第二大对日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上的光辉战例,被国家军事博物馆陈列和多部军事著作、军史所记载,这场战役也被拍成了大型抗战电影《血战午城》,已于2013年上映。

    记者 侯映坤(照片由临汾市委党史办提供)



     

责任编辑:秦芳媛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