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兵篇之武宗德:无悔走过峥嵘岁月

2015-09-04 08:06:42 来源:临汾新闻网

    70余年前,日本人的野蛮行径致使武宗德家破人亡,花样年华的她满怀家仇国恨,毅然参军,历经十年军旅生涯;如今,90岁高龄的武宗德老人虽年事已高,然而回忆起那段峥嵘岁月,她依然思路清晰,娓娓道来。

    1925年,武宗德出生于山西省沁源县王陶乡豆壁村,父母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赤脚郎中,因忙于为村民看病,常常无暇照顾孩子,年幼的宗德经常由二哥领着在疼爱他们的舅舅家居住、玩耍。舅舅是文化人,写得一手漂亮字,还会一手打算盘一手同时写字,算是当地少有的能人。

    宗德9岁那年,妈妈去世了,舅舅从此便担负起抚养她的责任,不仅在生活上宠爱宗德,还教她读书、写字、打算盘,教她做人的道理。至今,宗德老人还会背诵“人之初、性本善……”和平、稳定的日子并不长久,就被日本侵略者彻底打碎。沁源县作为中共领导的太岳抗日民主根据地、中共太岳区领导机关和抗日决死队总部所在地,一直是侵华日军的“心头之患”,日军在沁源县“烬灭作战”大肆扫荡,扬言要把沁源烧光、杀光、抢光。

    “侵略者的铁蹄所经之处,舅舅家所在的村子胡家庄也无从幸免。全村30来户村民,日本人把能抢走的东西全都抢走,带不走的全部毁坏掉,抓住村民不分青红皂白就杀,逮住小孩用刺刀捅破肚子挑着在村子里示威。有天夜里在村民家发现了来不及转移的部队伤病员,就一个个地扔到井里,再往井里倒上土,全部闷死在里边。那个残忍呀,简直丧心病狂!”说到这儿,武宗德老人情绪激动,眼神中满是悲愤。

    怕武宗德和哥哥出事,在县里工作的舅舅急忙从县里往回赶,不料在回家的途中,被日本人发现,并当场毙命。宗德的二哥知道此事后一言不发,悄悄参军走了。

    “日本人的惨无人道,让我们家破人亡,我要去部队找我二哥,我要为舅舅、为乡亲们报仇!”什么也无法阻挡武宗德立志复仇的决心!18岁的武宗德冒着被日本人抓住的危险,一个人翻山越岭步行到沁源县郭道镇寻找陈赓部队。从此,伴随她的是10年戎马生涯,这10年,她饱尝战争的艰辛,更满怀胜利的喜悦。

    武宗德所在的部队是陈赓领导的太岳军区129师386旅,起初,她被分配到一分医院二所当卫生员,为了能上前线打日本鬼子,她曾经找过首长求过情。后来,思想发生变化的她,把自己的工作岗位当成了战场,总是以最快的速度跑进战场,以最好的包扎技术为战士减轻痛苦。

    经过简单培训,武宗德开始为送到后方的受伤战士擦药、换绷带。“换绷带也是技术活,胳膊、腿上的绷带比较好换,头部和臀部比较难,好些卫生员换不好。刚开始我也不行,有机会就看老卫生员包扎,私下里独自琢磨,那一段时间,就连做梦都是包扎绷带,很快我掌握了窍门,别人认为难干、换不了的伤处,全部交给我来处理。”“记得初次近距离地接触皮开肉绽、浑身是血的战士,有的卫生员因为害怕,吓得直哆嗦;有的卫生员晕血,哇哇地吐个不停。我也怕,可一想到舅舅,想到那么多无辜的生命被残害,就有了力量,不再害怕。我给自己定的任务是尽快减轻战士的伤痛,战士们伤好了,就能狠狠地打日本鬼子。所以,我必须全身心地投入、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一个伤员、每一处伤痛。”武宗德的出色表现,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和尊重,她终于如愿以偿上了前线。那时正值日本侵略者疯狂扫荡,武宗德随部队不分昼夜地以山地做掩护,英勇反击。虽然条件艰苦,战士们饥一顿饱一顿,睡不好穿不暖,但大家都不顾个人安危,同仇敌忾,与日本鬼子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殊死搏斗。

    战争是残酷的,战场是惨烈的。有一次,她正给一名伤员包扎,身边不远处突然轰的一声炮响了,她亲眼目睹炸起的尘土和飞出去的残肢,那场战斗过后,她的左耳因受到炮弹爆炸声震伤流血,后又化脓,几近失聪。

    讲起当年的“围困战”,武宗德眼中放射出动人光彩。她清晰地记得:1945年3月14日,沁源军民男女老少齐上阵,把敌据点重重封锁起来,对日军发起最后的围攻。1945年4月,日伪军再也无力抵抗,宣告投降。武宗德激动地回忆说:“毛主席闻知后曾致电沁源县,称‘模范的沁源,坚强不屈的沁源,是太岳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一面旗帜,是敌后抗战中的模范典型之一。’”抗日战争胜利后,武宗德跟随部队参加了阳城、翼城的解放战争。1946年1月,他们在侯马打了漂亮的反击战,迫使敌军签订了晋南停战协定。接着她随部队强渡黄河,一路向南。1948年3月,在解放洛阳的战役中,她再次受伤,弹片分别击中她的腰部和腿部,至今武宗德的腿部还能清晰地看到当年术后留下的疤痕。

    1953年,太岳军区第一分区电话局人员又编入8纵队南下作战。武宗德伤还没养好,无法随军。她选择不给部队添麻烦,告别了奉献青春与热血的部队,复原回乡。

    虽然不得已离开了部队,但武宗德对部队有了深深的情结。她给自己的三个儿子起名都带着兵字,其中两个儿子还参了军。在地方上,她不给组织添麻烦,热心服务于当地,一直在基层妇联、居委会工作,还是侯马市第十届、十一届人大代表。

    90岁高龄的武宗德,如今居住在侯马市紫金山南街林机厂家属院。她每天坚持读书,床头放着《抗日战争大事记》《第四野战军十大王牌战将》等书籍。只要电视上播放抗战片,她都会一遍又一遍地看。

    采访接近尾声,武宗德语重心长地告诉记者:“战争带给人们是不尽的灾难与痛苦,在我们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不应该也不能忘记那些浴血奋战的革命先烈,和平与发展来之不易,我们要倍加珍惜。”(杜牧珍


     

责任编辑:刘静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