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干什么呢?”
“我在整理床铺。”
“这段时间有进步吗?上课能专心听讲吗?”
“我心里还是有点乱。”
“怎么回事?”
“我还是放不下他,真对不起,董事长。”
……
照例是一个节假日,蒲县鸿桥中学的董事长常文平很早就起床了,8时整开始了他与“问题生”的QQ对话。今天对话的是一个叫晓雪的女生,因为早恋问题成绩一落千丈。常文平连问了女生几个问题:“你觉得和他在一起学习有进步吗?”“你觉得心安吗?”女生惭愧地说:“和他在一起成绩落下了,觉得对不起父母。” 常文平为了让晓雪从早恋的漩涡中解脱出来,特地嘱咐班主任把晓雪和男同学分开坐,晓雪被放在了第一排,就在老师眼皮儿底下。两个学生没有机会接触,渐渐地冷了下来。过了一段时间,常文平再问晓雪时,晓雪轻松多了,“现在心里平静下来了,能听得进老师讲课了。”
常文平是一个悟性很高、善于琢磨事的人,自鸿桥中学成立以来,他就坚定不移地认为: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良好的习惯、端正的学习态度、多元化的素养、远大的人生理想就是教育工作者的本位职责,就是教育质量,而学习成绩的提高是其中的一部分,并非全部。因此,重视德育、狠抓养成,就成为学校提得最响也抓得最硬的一项工作。
在鸿桥,育人无处不在。餐厅的墙壁上贴着“粒米虽小犹不易,莫把辛苦当儿戏”的标语,让学生学会感恩农民、珍惜粮食。但是也有一些学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把没有吃完的饭倒入泔水桶里,浪费食物严重。面对这个问题,常文平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有一次,他把那些倒饭的学生叫到一起站成一排,问他们:“你们倒的是什么?”学生说:“饭啊!”常文平说:“你那饭是怎么来的?”学生说:“父母充钱拿饭卡打的!”常文平说:“把你们身上的零用钱掏出来,扔地上。”学生面面相觑,迟疑几秒钟后,不情愿地把身上的钱掏了出来,1元、2元、5元、10元、20元……一个学生忽然哭了起来。常文平问:“为什么哭?”学生说:“心疼钱。”常文平因势利导:“浪费可耻就是这个道理,直接扔钱心疼,拿钱买来的饭倒了不心疼。你们扔的这个钱是你们浪费粮食的补偿。你们以后可以继续倒饭,倒多少钱的饭就掏多少钱,以后学校就将你们的这些钱,用作贫困同学的餐费补贴,这样大家花的钱就少了。”这一招特灵,从此之后,学生吃饭因量取食,浪费食物的现象明显减少,向文明餐桌又迈进了一步。
鸿桥中学的家访活动每年都要定期举行。特殊生家庭,包括单亲离异、父母双亡、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家庭,可以说是百分之百家访到位。在调查走访中,常文平发现,每一个问题学生的背后一定有一个问题家庭,孩子出问题了,根却在家长身上。所有问题生“生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爱。
既然“缺爱”,那么,就对孩子们“予爱”吧。
对每一个孩子负责是常文平一直以来的态度。为此他建立了QQ群、微信群,定期和问题生聊天,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从精神上、心灵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
常文平的办公室里经常涌满家长。一次,两个男生结伴出校,一天没有回来。学校给家长打了电话,家长很着急,四处寻找孩子。过了两天,两个男生自己回来了,他们在网吧里玩了两天,没把离校当回事,以为和老师说说就过去了。常文平对此很重视,认为离校上网是一个不好的苗头,把学生家长叫来了。家长非常实在:“董事长,真不好意思,我们没什么文化,也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常文平拿给他们一份《好家长测试题》,“你们先做做这份题吧。”没想到,一个家长连字都不识,还是孩子给他读题,他才回答“是”或“不是”,再由孩子填好交回常文平这里。常文平看了答卷之后,告诉他们:“作为家长,你们离合格还有一定距离,要定期在鸿桥家长学习班学习,否则将影响孩子的前程。”家长一再点头称是。
鸿桥的家长课堂有着丰富的内容,其中有一节课就是《孩子处在逆反期,你和孩子共同成长了吗》。课上,常文平告诉家长:“孩子进入初中,也进入了成长中的一个特殊时期——逆反期。这个时期的孩子不听话了,跟父母的话少了,嫌弃父母唠叨了,甚至还会跟父母对着干。其实,逆反期是好事,恰恰是孩子自我意识觉醒的体现。”他建议家长,一是要尊重孩子,二是要跟孩子交朋友,三是多倾听,四是多跟老师沟通。听了课后,一些家长说,以前见孩子叛逆不听话,光知道怪孩子,没想到孩子叛逆原来是好事。看来以后真要好好学习了,不然连孩子都教育不了了。
“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不是偶然的,其实就是家庭问题的一个投射。例如家庭不和、父母之间经常吵嘴打架,单亲离异家庭,父母不在身边,都会使家庭缺少温暖,孩子在这样的家庭里感受不到爱,会产生早恋、厌学和逃学等种种社会问题。”就在家长课堂里,家长们懂得了很多道理。他们感谢鸿桥学校、感谢常文平董事长。
常文平说:“办学是一份责任,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一个孩子是学校的近千分之一,但他是家庭的100%。我们以《鸿志课程》体系为依托,培养鸿桥好人,力争在我们当地办一所让学生喜欢、家长满意、教师幸福、社会认可的优质学校。”该校成立几年来,已先后有百余名学生被省、市各重点学校录取,其余近七百名学生顺利考入普通高中,合格率达96.7%,位居蒲县榜首。记者 郭璞 (文中学生为化名)
责任编辑:柏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