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张鹏 陈沛)新年伊始,蒲县主动适应新常态,牢固树立新理念,积极谋划新发展,以突出从严管党治党、突出推进“六大发展”、突出法治蒲县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新时期党建工作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法治建设进程,全面开创“弊革风清、富民强县”新局面。
突出从严管党治党,“七步走”清洁政治生态。一是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党员干部做到必须维护中央权威,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必须遵循组织程序,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必须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二是扎实开展学习讨论落实活动。做到真学习,入脑入心;深讨论,见筋见骨;严落实,不折不扣;重统筹,互促互动。三是持续引深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继续保持整治“四风”和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加大对党员干部轻微违纪问题的监督力度,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制止。推行“一案三查”,严肃追究问责、倒查问责。四是全面实施“六权治本”。制定出台了《关于强化权力监督制约深入推进“六权治本”工作的实施方案》,发挥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功能作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坚决遏制暗箱操作、权力寻租和围标、串标现象。优化整合电子、网络公开平台和监督监察平台,实现对权力运行的全方位、全过程实时动态监控。五是在刷新吏治上开展“一倒查六整治”工作。深入整治违反干部任用标准和程序、跑官要官和说情打招呼、“三超两乱”、档案造假、违规兼职、“吃空饷”等突出问题。六是着力推进“五型”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建设“学习型、清廉型、守法型、服务型、实干型”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把“五型”建设作为考核考评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调整的重要依据。按照党管人才原则,着手制定2015—2017年人才强县规划。七是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水平。优化健全组织设置,探索在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龙头企业、示范基地、外出务工经商党员集中地建立党组织,在片区、居民小区和流动党员集中点建立党组织。加强基层党组织特别是薄弱村、重点村的带头人队伍建设。对换届后的农村“两委”干部进行培训和管理。
突出推进“六大发展”,“八突破”甜美群众生活。一是在全面深化改革上求突破。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制定审批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探索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打造便捷高效政务环境;深化农村改革,以乔家湾河川、薛关义善源合作社为样板,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向种田能手、产业大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适度有序流转;推进煤炭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清费立税、公路运销体制改革配套制度措施,堵塞税费漏洞。二是在产业转型上求突破。以煤炭革命为动力,推动市场主导、清洁低碳、集约高效、延伸循环、生态环保、安全保障“六型转变”。以循环工业、加工制造、煤电化、农副产品加工、现代物流五大产业园区为载体,以煤矸石综合利用、建材、铸造等项目为联体支撑,推动煤基产业多元发展、低碳发展、绿色发展。以非煤增效为重点,积极引进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新能源产业项目。加快建设大唐豹子梁风电、龙祥干法水泥二期项目。以三产提速为方向,实施木梳洼—临大线旅游公路建设工程;建设东岳庙景区旅游服务中心。三是在农业升级上求突破。推进“两个十万亩”基地建设,逐年逐批次实施核桃低产林提升改造,推广核桃套种马铃薯、谷物等多种低秆作物模式。
加快实施农产品冷藏库项目。做强正茂核桃、易恒天酒业、昕源薯业等龙头企业。实施农田灌溉和抗旱应急水源工程,有序推进土地开发复垦。四是在城乡统筹上求突破。按照规划、建设、配套、管理“四位一体”思路,积极推进“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工作。一方面精心打造中心县城,加快鹿城山水小区、北街公园建设,启动南大街两个片区改造和迎宾区市场建设、电影院拆建工程。一方面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启动乔家湾、薛关、黑龙关镇区集中供暖供气工程。加快霍永高速连接线建设;启动罗克路改造工程,畅通县域经济动脉。五是在生态环境上求突破。继续实施“生态优先”战略,盯住增绿、治水、治污三个环节,实施荒山造林绿化和“三北”防护林工程,年内完成造林绿化4.2万亩。推进东川河、北川河、南川河三大流域生态修复工作,推动企业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和零排放。引深工业废气、县城燃煤、工程扬尘、车辆尾气“四大类污染”治理,探索建立矿产资源收益共享和生态补偿机制。六是在文化教育上求突破。一手抓文化发展,以蒲剧、书画、剪纸、根雕、麦秆画和摄影、电影、微电影等为载体,传承东岳文化、蒲伊文化、民俗文化。启动广电服务中心工程,实施东岳庙修缮和壁画修复、段云书艺馆展厅扩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等项目。完成农村数字电视改造,引深文化下乡、书香传递活动。一手抓教育振兴。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加快锦绣小学和乔家湾中心幼儿园建设。推行精细化管理,初中聘请校长和招聘名师双管齐下,加强管理,提升办学水平。办好职业教育,培养和输送合格的职业技术人才。七是在民生幸福上求突破。完成鹿城山水小区安置房建设;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实施县城天然气入户全覆盖工程;力争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200个,转移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1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启动殡仪馆项目建设,完善殡葬救助保障。实施乡镇卫生院建设改造,充实乡村医疗队伍,方便群众就近就医。八是在安全稳定上求突破。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体制机制,全面推进“3456”工程。启动西气东输县城段改线工程,确保安全发展。在信访维稳上,落实领导包案包访责任制,推动信访与诉讼分离,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在社会治理方面。加强三级服务中心建设,提升网格化管理水平。深入开展对两盗一抢一诈骗、暴恐邪、黄赌毒等的专项严打斗争,严厉打击非法集资、恶意骗贷、逃废债务等行为。
突出法治蒲县建设,“五着力”优化社会环境。一是着力推进依法行政。规范重大决策程序,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完善监督制度体系,构建“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二是着力推进规范司法。规范司法管理和司法权力运行,着力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体系,坚决查处各级领导干部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行为。三是着力推进全民守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依法规范信访秩序,打击无理缠访、闹访、非正常上访行为,破解“信访不信法”的社会难题。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强化规则意识,弘扬公序良俗,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四是着力推进法治宣传。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和法治示范创建活动,整合挖掘法治文化资源,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五是着力推进队伍建设。加强法治专业队伍、法律服务队伍、法治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推进法治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坚持从严治警,强化纪律约束,坚决惩治法治领域腐败问题。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