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连日来,蒲县立足环境优先发展战略,按照“以人为本、干净整洁、文明有序、宜居宜业”要求,在城乡集中开展了“大清理、大整治、大规范、大提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着力解决“脏、乱、差、堵、污”等突出问题,全力改善市容市貌,美化乡村环境。
县城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立足解决突出问题,开展环境卫生大清理。集中清理背街小巷卫生死角、盲区,实现城区街巷清扫全覆盖;实施垃圾不落地工程,实行垃圾定时、定点收集,密闭清运,日产日清;对河道内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和各类有色垃圾及水面漂浮垃圾、杂物进行了集中清理,对河道内的堆积、淤积物和小块农作物进行彻底清除;大力开展机关单位、厂矿企业、校园周边、社区、小区环境卫生清扫清理;对旅游景区、景区主要通道及出入口的各类垃圾进行清理,营造整洁、干净、舒适的旅游环境;集中清理城乡接合部、城中村的生活积存垃圾、建筑垃圾;对垃圾清运车、垃圾收集车、垃圾桶等环卫设施做到及时清洗,避免造成二次污染;规范生活污水收集,根治泔水乱倒、脏水乱泼等行为。市容环境大整治。整治占道经营,按照“主干道严禁、次干道严控、小街巷规范”要求,加强大街小巷、窗口地区、公园广场及周边、校园周边等占道经营集中区域和高发时段的整治、巡查与管理;整治乱停乱放,对机动车、非机动车乱停乱放行为进行重点整治,严查违规占道、逆向停车、占用盲道等突出问题;清理整治各类线路乱拉乱挂现象,在有综合管沟的街道,将电力、电信、广电等强弱电线路移入管沟进行集中管理;整治非法违法建筑,对县城建成区、近郊区、城中村以及乡村的违法占地建设行为进行了严厉查处。对未取得合法土地手续和规划许可手续的建筑,一律予以拆除;整治建筑工地,所有建筑工地实行封闭围挡施工,规范场内施工物料堆放,规划建设渣土和建筑垃圾处置场所,实行密闭化运输,实现渣土运输处置和管理规范化。城市管理大规范。规范农贸市场管理,对东关市场、西关市场、小桥市场、大桥市场等农贸市场统一规范管理;规范户外广告设置,编制了户外广告规划,充分挖掘利用城市空间资源,做到布局合理、设计精美、美观靓丽、特色彰显;规范游园绿地管护,加强游园绿地建设、管理和养护、保洁,对街道绿化带及公园游园短缺的苗木进行了及时补植补栽,修复嘉运大道游园河坝和蓄水设施以及其他公园损坏的花池和绿地护栏。大力开展街巷、机关、庭院绿化建设,通过拆违建绿、拆墙透绿、破硬植绿、见缝插绿等措施,提高绿化覆盖率。设施、管理大提升。完善城区垃圾收集站、中转站、公厕、垃圾箱等设施,加强沿河居民区垃圾站点、垃圾收集设施建设,向河道倾倒垃圾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建立完善城市管理协调机制、目标考评制度、监管机制、激励机制,促进城市管理规范化、法制化、长效化;加强城市管理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整合住建、工商、公安、交警、交通、食药、文化等城市管理执法职能,组建城市综合执法队,解决城市管理存在的多头执法、职责交叉、推诿扯皮等问题。
乡村环境整治行动,围绕“四清”,集中开展大清理。清垃圾,清理村内街巷、村庄周边、河床地头积存垃圾,对街巷路口、村内主干道、农村集贸市场等主要地段,做到及时清运、集中填埋处理。清杂物,清理村庄道路、巷道两旁乱堆乱放的燃煤、柴草杂物,杜绝柴草乱放、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流、畜禽乱跑等“五乱”现象。清残垣断壁和路障,拆除村内侵街占道的私搭乱建,清理修整有碍观瞻的坍塌破房、残垣断壁,做到路旁无乱搭乱建、道路整洁畅通。清庭院,清除房前屋后垃圾、杂物,清理畜禽粪便,规整院内堆放物品,做到院落房内整齐清洁。盯住“四化”,集中开展大整治。美化,对村庄建设的选材用料、建筑样式、墙面颜色等进行统一规划,规范村内主街道建筑色调,规范户外广告、路牌和公共标志,加强对文化广场、文化墙、村民活动中心的维护管理;净化,重点整治了村街路口、河道沟渠、施工现场、集贸市场、公共场所以及公路沿线环境卫生,持续推进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加大农村供水水质监测力度,保证水质达标与饮水安全。积极推广炕连灶,鼓励使用清洁能源;亮化,在村庄主要街道积极推广节能灯和太阳能灯,修缮维护村内路灯等亮化设施;绿化,加强村庄道路绿化、环村绿化、街巷绿化、庭院绿化,增加公共绿地面积,完善绿化设施,鼓励具备条件的村打造园林环卫绿化景观街道。坚持“四有”,集中开展大规范。有队伍,加强乡村保洁员队伍建设,实现定岗、定责、定人;有制度,建立完善了《组织管理制度》《宣传教育制度》《经费管理制度》《设施管理制度》《垃圾清运制度》《督查考核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有秩序,严格规范建设秩序、市场秩序、交通秩序三类行为,加强对村镇建设、市场环境、交通行为的监管力度。有习惯,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完善村规民约,引导群众移风易俗,革除陈规陋习。做到“四强化”,集中开展大提升。强化生活垃圾污染治理,积极采用“户集、村收、乡镇处理”的乡村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置模式,各乡镇因地制宜建设垃圾集中填埋场,保证行政村配有垃圾转运车辆,自然村建有垃圾池,家户配备垃圾桶;强化生活污水治理,在有条件的乡镇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形成较为完善的污水、雨水收集系统,实现雨污分流,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强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实行畜禽粪便及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处理,合理配套污染防治设施,建设贮粪池、集尿池,进行有机肥生产和推广施用;强化农村废弃工矿污染治理,对历史遗留的小冶炼、小焦化、小砖窑等工矿废弃场地,拆除废弃厂房,清理工业废渣,提升乡村环境综合整治水平。(张鹏 陈沛)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