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霍侯路征费管理处驻黎掌村的“第一书记”;他带着真感情抓党建、搞产业,在他的带动下,黎掌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亲切地说他是——
临汾新闻网讯 4月26日,阳光明媚,春风和煦。记者来到蒲县黑龙关镇黎掌村,在驻村“第一书记”郭伟的办公室看到锦旗挂满了墙,其中一面写着“关爱百姓知民忧,帮贫扶困解众愁”,这是自2015年8月郭伟来到该村后,为村里办实事、办好事赢得的信任和赞扬。
黎掌村辖黎掌、武家洼、店上、贺家沟、温家山、贯水凹6个自然村,全村共有396户、1200余人,党员29名,建档立卡贫困户116户。耕地面积1800余亩,村民以种植玉米、高粱和谷子等经济作物为主,经济收入主要靠务工。
郭伟上任后,用两个多月时间跑遍了6个自然村,摸清村情、了解民意。他把村民都视为“亲人”,针对贫困户的实际情况“把脉”,为村民“对症下药”。他以团结互助、和善友爱、乐于奉献、积极进取的“黎掌精神”来引导村风文明建设,组建黎掌威风锣鼓队、农民舞蹈队、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举办首届“黎掌好人”评选活动,其中黎掌“好儿媳”“脱贫带头人”和“好党员”等17人受到表彰,以此来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开通“黎掌汇”微信平台,建立近400人的微信群,与村民进行良性互动……如今,黎掌村村民个个争做“黎掌好人”,无论谁家有困难,大家都积极伸出援助之手,一派和谐、友爱、奉献、助人的文明氛围。
今年70岁的老党员焦银全感慨道:“如今,咱们村掀起了劳动和互助的热潮,集体活动越来越多了,大伙儿都积极参与。只要村里组织活动,广播一响起,大家都准时赶到。原来逢年过节村里敲锣鼓,还得给大家发20块钱补助,现在大家的思想觉悟高了,都不要补贴了。打麻将、闲散的人少了,连小孩都主动参加村里的义务活动。”郭伟说,所有的工作都离不开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大力支持。驻村一年多来,他为村里积极争取资金和项目,为30名中高职学生申请2000元的“雨露计划”项目资金;为9户贫困户办理金融扶贫贷款;为返乡没有耕地的村民协调承包建设大棚蘑菇、引导农民规模养殖、实施构树扶贫种植、建设光伏发电站等扶贫项目。目前,已有3座大棚蘑菇棚收益,还有17座即将完工投产。开办白杞柳编织培训班、组建黎掌木工队,为黎掌村打出劳务品牌,村民就业不再难。
郭伟同村民打成一片,身体力行、扑下身子实干。无论是为贫困户申请救助资金,还是在微信朋友圈销售农副产品……村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郭伟都去帮忙,家家户户都有他的身影,大家亲切地称他为“跑腿书记”。
记者刘静 郑远飞 王婧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