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袭传统意到笔到
——王国伟的书法追索之路
临汾新闻网讯 “千变万化的线条,挥洒自如的笔墨,机动多变的字体,力透纸背的功力”,这二十八个字,道出了王国伟纵横书海20余年一以贯之坚持不懈的终极苛求。
已过不惑之年的王国伟生于安泽,浸润十余年的军旅生涯洗礼,部队大熔炉赋予他军人所特有的执著和钢铁意志。自幼酷爱书法的王国伟20余年来坚持以古人为师,以今人为鉴,以真、草为擅长。其笔法与章法因循传统,不懈临习“二王”、欧阳询、孙过庭、怀素等历代大家名帖,将写好字作为精神生活的一大快事和爱好,临池不辍,乐此不疲。
难能可贵的是,现供职于市人社局的王国伟在每日坚持临习之余,不忘书法理论研究。他主张书法应是形式美和内蕴美的有机统一,追求大象无形,千变万化,浑然天成和大气磅礴之神韵。
“我认为学好书法离不开国学,不精通国学的话,字形再好充其量也只是个书匠。”王国伟告诉记者,书法是传承和延伸国学的重要载体,而国学又是中华文化的主题和精髓。书法和国学经典内容的结合,自然会产生良好的艺术效果。国学的内容一旦以书法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则更彰显出国学内蕴的天地浩气,体现出书法的无尽魅力和书法家的文学素养。
就这样,文化程度不高的王国伟先后通读了四书五经等儒家国学经典,阅读了大量古今中外名著,博闻强记了千余首唐诗宋词。《说文解字》《书法大字典》等更是案头床边必备。为了使书法能达到“能用拙,才得巧,能用柔,才有刚”的境界,王国伟在读帖、临帖时始终做到四个坚持——字型要准,笔力要够,历练要多,韵味要足。王国伟以古为法揣摩书道,对“二王”、欧阳询、孙过庭、怀素等历代大家名帖都采用先临单字、而后分段临、再通临直至熟谙于心。
“临帖时,我以临神韵为上,而已临躯壳为下。通过把所临的每一个字都深入了解并掌握字的形和意,多方比较牢记于心,致力于贴为我用。现在我写出的每一个字都做到了意在笔先、意到笔到,有新而不逾矩。”谈及自己的临习感悟与心得,王国伟娓娓道来。
数十载的精研细磨,王国伟的书法书写水平大大提升。书写时,他起笔迅速,停笔果断,快而不飘,停而不滞,在兼顾单个点画发力充分的同时,兼顾前后运笔流畅,提按有法,浓、淡、枯、润相互交融,注重结构的疏密避让,虚实向背,上下结合,行间布白自然不显造作。其书风不求奇索怪,遵循于自然而然。在表现自己书法风貌的同时,凸现一种传承与继承的姿态,使书卷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间,给人一种新的审美意境,挥洒自如铿锵有力,柔润挺拔笔墨酣畅,结构严谨自成风貌。(王小庚)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