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金融振兴的实操“手册”正式出炉。7月16日,山西省政府网站发布《山西省金融改革发展总体规划(2015-2020年)》,提出了今后6年山西金融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分类扶持各类地方金融机构、加大金融市场创新、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深化金融开放与合作等4方面21项具体任务。到2020年,力争形成业态丰富、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市场体系。
规划提出,综合考虑我省金融业现实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2015-2020年我省金融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金融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金融业增加值突破1600亿元,占GDP的比重超过10%,成为全省基础性和关键产业。融资总量显著增长,2020年社会融资总量达到6900亿元。间接融资突破4200亿元,其中,银行贷款2200亿元,表外融资2000亿元。直接融资突破2700亿元,其中,债券融资2000亿元,股票融资700亿元。
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上市(挂牌)公司数量分别突破60家、30家、30家、300家,总数达到420家,股权交易中心挂牌达到3000家,区域股权市场融资规模突破200亿元。保费收入达到750亿元,保险深度达到5%,保险密度达到3500元/人。
金融机构实力明显增强。力争到2020年,全国性金融机构和主要外资金融机构全部在山西设立分支机构;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驻晋分支机构业务规模在本系统内排名不断前移;培育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和较高品牌价值的地方金融机构,晋商银行、国信集团资产总额分别达到3000亿元、530亿元;县级农信社全部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数量突破75家,比2014年末增加37家;小额贷款公司达到700家。
全省融资担保机构达到300家,比2014年末增加76家,注册资本总额达到300亿元,比2014年末增加129亿元,注册资本超10亿元的特大型机构不少于5家,比2014年末增加3家,每市至少有1家实收资本达到3亿元、每县(市、区)有1家实收资本超5000万元的机构。
2020年前力争新组建地方法人寿险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民营银行、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中心、消费金融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各1家,再担保公司3家、财务公司2家、期货公司2家;将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煤炭现货以及商品场外衍生品交易市场,将山西股权交易中心建设成为以资本要素为特征的金融综合交易平台。将太原打造成为在中西部地区有较强影响力的金融活跃区域。
此外,普惠金融不断发展。小微企业、“三农”、大学生创业、下岗再就业、保障房建设、棚户区改造以及农村水利建设等民生领域和薄弱环节融资需求得到有效满足。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