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中华文化的历史长卷

2013-07-06 09:12:05 来源:临汾新闻网

    进入夏天的时候,我正被数不尽的工作纠缠着,被即将中考的孩子的学习成绩烦恼着,更为一件件接踵而至都要我处理解决的家务琐事牵扯着。意乱心烦中,我顺手拿过了一本书,希望以此来转移注意力。随手一翻,看到的是这一行字:“就在大地即将沉沦的时刻,甲骨文突然出土,而且很快被读懂,告知天下:何谓文明的年轮,何谓历史的底气,何谓时间的尊严。”顿时我被震撼了,在这样庄严的文字面前,我那迷离曲折的心忽然就“洞天石扉,轰然洞开”了。
    这本书是著名学者余秋雨的文化长卷《中国文脉》。
    一行行读过这部纵横五千年,深刻阐述剖析中华文化的巨著,便如浩荡之气拨散尘埃,如奔腾之浪荡涤肺腑。这是一部梳理五千年中华文化脉络、再现中华文化精粹的散文巨著。篇篇文章都气势恢宏,如珠似玉,这里不仅有历史的温度,也有文学的高度,更有作者深邃的文化思考。
    是历史,也是散文;是文化,更是中华民族千年不绝的精神气质。
    与作者从前的《文化苦旅》、《千年一叹》、《山居笔记》等等众多文化散文相比,这部《中国文脉》风格更加开朗阔大,文笔更加深厚绵密,情感更加蓬勃激荡,真仿佛是“雷霆施号令,星斗焕文章”。
    在这部书中,作者耐心而又细致地描摹了从上古开始直到清末的中华文化脉络,真是滔滔不绝,波澜壮阔,有时感慨、有时震撼,有时叹息、有时忧伤,当我读到《断裂》这一篇时,情不自禁为黄公望的人生和他的《富春山居图》而泪盈满眶。
    随着作者酣畅淋漓的笔墨,冷静又充满思考地叙述,我们走进了五千年繁茂灿烂的文化森林。在“猜测黄帝”、“感悟神话”中我们仿佛看到黄帝炎帝筚路蓝缕的身影,在“发现殷墟”中聆听着穿越千年时空的甲骨声声。然后次第而来的是诸子百家们纷纭而生动的脚步,是孔子的不断旅行追索,是老子的得道远去,是墨子充满博爱的黑色光亮,以及稷下学宫的繁荣,“第一诗人”屈原的心灵之歌……那个时代、那些人,都让我们目眩神迷,如醉如痴。文脉在流传延续,司马迁忍辱写出“历史母本”的《史记》,魏晋时代的精彩绚烂,中华文化对佛教的改造,唐诗的高山仰止,宋代独特的士大夫文化,元杂剧的兴盛衰落,一直到明清的僵化衰落,这一脉中华文化的历史啊,既有风尘浩荡、波澜壮阔,又有精致雕琢、曲径通幽。这里有大历史的兴衰存亡,比如统一文字、鲜卑族魏孝文帝自觉汉化对中华文明的伟大贡献;也有小细节的感动震撼,比如契丹人耶律楚材对文化自觉的选择,还有大地中的小人种种……都让我们为之又欢喜又感动,又震撼又无奈。
    在这一路而来的文化段落中,尤以“中国文脉”和“笔墨历史”两篇最是深厚动人。“中国文脉”一篇是浓缩的中国文化史,作者旁征博引,笔力酣畅,脉络清晰,不虚美也不夸大,用客观的视角让读者深刻感知着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笔墨历史”一篇则是中国书法史,从文字的诞生到不同形式的字体,以及历代书法家们的成就造诣,再现了书法发展的道路,缤纷壮观。
    这就是《中国文脉》,它不仅是一部精致丰富的中国文学史,也是一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卷。细细捧读,不仅能够从中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文化气质,更有一种自然滋生的对中华文化的敬仰膜拜。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