唠叨是女性,尤其是中老年女性的一种性格特征,但并不是她们独有,一些男性在进入中老年以后,唠叨在他们身上也程度不同地有所显现。
对于唠叨有各种不同的看法和态度:有的认为是忠言,洗耳恭听;有的视为一种享受,感到能有人在身边不时提醒自己是对自己的关爱。但也有的认为这些道理自己早已明白,何必多此一举,或认为是故意挑剔自己的毛病而报以反感态度。如此等等,有必要对唠叨予以剖析,以取得对唠叨的共识,让唠叨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唠叨有多种表现形式:有时是出于关爱而反复叮嘱,有时是出于惦念而问三问四,有时是出于担心而反复提醒,有时是出于期望而反复提出要求,有时是从正面说教引导,有时是看到毛病而提出严肃批评。情绪好时说话和气,不高兴时言词尖刻。而且唠叨在多数时候都表现为极强的反复性,有时是在同一时空反复多次,有时是隔一段时间又重复出现,甚至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翻来覆去的重复,让人感到啰嗦而听着不耐烦。
不论唠叨以哪种形式或什么面貌出现,或反复多少次,它都饱含着极深切的关爱和亲情。
唠叨一般出现在家庭内部,有时也出现在亲朋之间。长辈对晚辈的唠叨,为的是让其克服处理中的毛病,纠正言行中的不周,使他们能踏踏实实地做事、堂堂正正地做人,兢兢业业地工作、勤勤恳恳地创业,能成为人们敬仰之人。对上学儿童的唠叨,为的是让其自小读书苦用功,长大成为栋梁才。望之成龙、望女成凤乃天下父母之共同心愿,唠叨正是这种心愿的具体体现。这是父母对儿女尽其育养之心、对后代极端负责的高度责任感。夫妻之间的唠叨是互相关爱,是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为了把家庭经营好、把家园建设好、把儿孙后代培育好,把各方关系处理好,让家庭生活更美满,使各方关系更和谐。亲朋之间时而出现的唠叨,为的是不让亲朋有失误、不让亲朋走错路。
唠叨既是发自肺腑心底的爱,又是来自灵魂深处的情,为了体现这种爱和情,它全然不顾得和失,因而唠叨者不怕落人埋怨,也不怕惹人讨厌,它是一种积极的奉献,也是一种无私的表现。
倾听唠叨有利于自己的言行,对于唠叨应报以虚心的态度。接受唠叨者应清醒地认识到,凡在自己面前唠叨的人都是自己的亲人,都是关心爱护自己的人,都是发自肺腑之言希望自己成龙成凤、成就事业的人。
正由于此,他才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关注自己的成长、关注自己的言行,才潜心地检点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才一而再、再而三,翻来覆去地在自己面前唠叨。凡与自己毫无瓜葛、毫无感情的人,是不会在自己面前唠叨的。甚至在你出现什么差错时还会站在高处看笑话。在这样的情况下你是不会听到唠叨的。所以能听到唠叨的声音确是一件绝大好事,是扶自己成长、扶自己前行的一种无形的精神依托,说明身边有人在关爱自己、看重自己,这是一种特殊的享受,是不付任何代价而获取的无价之宝。一旦听不到唠叨,你就失去了关爱、失去了亲情、失去了动力、失去了依托。这时,虽然自己不受约束,但你会觉得身边空虚,会有孤单和凄凉的感觉。
对于唠叨,不论是正面说教,还是反面批评,不论是好听,还是难听,都要洗耳恭听。实践中,无数事实证明,凡虚心倾听唠叨的人都会获得丰厚的收益,它会帮助你改正不正确的看法,使你对事物的认识产生飞跃,更会使你的思想产生升华,从而使你适应时代潮流、跟上时代步伐;适应道德风范,规范自己言行;适应民俗民情,融入众人之中,会得到人们敬仰,会得到公众好评。否则,若不爱听唠叨,不愿接受唠叨,慢慢地唠叨者也就不再唠叨,你将会得不到关爱,你将会得不到教益。久而久之,你将会脱离群众而成为孤家寡人,甚至会走向邪路。
因此,对唠叨一定要洗耳恭听,让唠叨者尽情地唠叨,让唠叨发挥它更大的效应,让接受唠叨者从中获取更多的收益。
◆原胜发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