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态奇石话人生

2014-09-17 22:40:14 来源:临汾新闻网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红楼梦》开篇便虚构了一个顽石“幻形人世”的故事,这里的石头也被作者赋予深意,故又名《石头记》。而纵观古今,赏石文化从未间断,石头究竟有怎样的魅力,吸引人们去观赏、把玩、收藏。走近石痴邓明宏,听他讲述石头的前世今生。

来到邓明宏的商店,形态各异的石头吸引了记者目光。据邓明宏介绍,这些石头大致分为根抱石、玉化石、图案石,虽然呈现出不同形态,但都是自然形成的瑰宝。而石头收藏之所以能蔚然成风,则在于其材质、造型、色彩及花纹不同寻常,能够满足人们猎奇或审美习性。

说着邓明宏便拿出自己珍藏的一块奇石,咋一看石头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仔细观察后,记者发现石头中上端白色部分像一只鸽子。邓明宏补充道,石头下端白色部分像一个弯着头的母亲,手上抱着襁褓中的婴儿,整体呈现出温馨和谐的气氛,然而鸽子上黑色部分又像一个拿剑的人,正向鸽子挥舞砍去,母亲怀中黑色部分像一个蹲着举枪的男人,正准备射击,这是直观看到的整幅画面,也是品玩奇石的第一阶段——看:看外观、构成与意境。如果仅停留在第一阶段,那就过于肤浅,玩奇石关键要升华到第二阶段——品:联想生活,发挥想象,在“品”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超越奇石本身的载体信息,延伸到向往的美好空间,从而产生一种“蒙太奇”般梦幻效果,当品玩奇石达到这种“无我”境界时,这块石头的神奇效果也就出来了,品玩的最高境界基本实现。比如刚才的石头,和谐中充斥着动荡元素,正如世界是一个矛盾统一体,人们的愿望往往是美好的,然而总不尽如人意,了解了这个世界的规则,便可以豁达的心态直面人生。邓明宏给这块石头起名为“和平使者”,这也是品玩奇石的最后一个阶段——铭文配座:根据鉴赏成果起一个恰当的名字,写一篇优美的释文,配上一款与之相适应的底座,便是对个人鉴赏成果的全面阐释。

如今邓明宏玩奇石已经十五年了,也形成了一套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石头之奇,首先是“百人有百解,百解各新奇”。一块石头,每个人解读不尽相同,石友间交流又会碰撞出思想火花,产生新的理解与认识。其次,奇石具有海纳百川般的“融合力”,上到政府高官,下到平民百姓,一块奇石足以把大家划到一个圈里。最后,它承载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信息。奇石就像一本天书,涵盖了自然与社会的方方面面,使人们在解读与思考中升华;奇石又像静坐的一尊尊佛,启发人的思维,启迪着人生。

在邓明宏看来,如今玩石人陷入了一种误区:以价格来衡量一块石头的价值。而一块普通石头之所以能够变身为“奇石”,并不是因为它含金、含银,而是玩石者读懂了它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并丰富了自身的智慧与阅历。

记者 李羿玫

责任编辑:席沛钊

上一篇: 书香醉人的乌镇

下一篇: 家和万事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