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以前,姑姑月英便嫁在我们村东门口的石家。姑姑并非祖母的亲生女儿,也非父亲的同胞姐姐。不过,从我记事起,家人便让我称她为姑姑。
这多年来,两家也是按照乡俗作为亲戚关系,过节过年更是互相走动来往,尤其是遇有双方家庭的婚丧嫁娶的大事,也是作为主要亲朋列行乡事。这都因为月英姑姑是一个苦命的人儿,从小就失去了父母亲,长期得到祖母的关爱,成为了祖母事实上的女儿。
在我们村里,月英姑姑是一个非常聪明伶俐的人。上世纪50年代,她参加了县里举办的农村接生员培训班,在这个接生培训里,她学到了孕妇生产和产前保养、护理、检查等有关知识。两个月的培训结束后,她便在一个名叫风莲的女医生的指导下,做起了村里的接生员。这一职业,她一干就干了五十多个年头。今年的正月初一,我同妻子回村看她。看到姑姑却是很苍老了,她已进入古稀之年,过了这个年就83岁了。不过,姑姑的精神头还是很好,见了我们的到来,很是乐呵高兴,同我们热情的说着一年来的喜事或者伤心的往事。但我明显地看到,姑姑在过去的一年的心情还是很快乐的,喜气的事情要比让她伤心的事情多得多。
这些年来,因为常年在外工作,同姑姑的接触就比小时候在村里时少了许多。但这些年来,在我的生命里却一时一刻也没有放弃对姑姑的亲情。曾经面对妻子谈到姑姑对我的关怀和深情时,动情得泪流满面。姑姑是这个世界上的一个好女人。因为,我们兄妹五人及我的两个孩子和弟弟的孩子都是姑姑接生的,也就是说她亲手接生了我们这个家庭两代人的生命。那次,姑姑很是兴奋和自豪地对我说:“村里还有我接生过的一家三代人。”听到这里,我就用很是崇敬的目光注视着姑姑那张焦衰苍老的面容、那头经过岁月磨历而变成霜色的头发。很难想像姑姑的一生中共接待了多少个小生命,因为姑姑的接生手术做得好,不仅仅是我们西海村,就是邻近村的东海、南韩、羊舌、王村等村的人家,遇到要生孩子时也专门来请姑姑接生。
有时候静下心来,回想起同姑姑往日的记忆,深深地感受到姑姑才是这个世界上一个伟大的女人。因为,她是一个迎接了新生命50多个年头的女人。这多年来,姑姑每接生一个孩子,也不过只收主人家送给的二尺布料,仅能给自己做两双鞋的面料,生活宽裕些的主人家也不过给姑姑扯上一件衣服布料就算了事。对于每个接生的人家,无论人家送她点什么礼物,甚至不送她任何的东西,姑姑都从不计较。她认为这只不过是主人家以这样方式承认她的劳动和付出就行了,并非要用这种付出来为自己或自己的家庭带来多么巨大的收入。
多年来,姑姑就是用自己的双手,迎接了一个又一个新的生命。但姑姑也在这样充实忙碌和艰辛的日月里渐渐地衰老了。当我与妻子与姑姑面对而坐时,看到她的头发全白了。虽然,她对我们谈笑风生,但从她的语气里,还是可以看出她这一生走过来的不容易。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国家经济的发展缓慢,在广大农村根本没有增设过专职接生员,所以姑姑平常的日子里,还得把主要的精力投入到当时的生产队里劳动。在我的记忆中,姑姑同姑父二人,很长时间里就是为生产队里饲养牲口,姑姑和姑父在村东岭上的饲养处住了四年多时间。我们村80%的土地为山坡地,加之那时使用化肥还不普及,交通运输能力又非常差,要想往坡地施些牲畜粪那就太难了。生产队决定把原在村里的饲养处搬到远离村庄的坡上去。这样以来,就给饲养员们增加了巨大的劳动强度。首先是解决人畜吃水的问题。就见姑姑或姑夫每天都要驾起牛车,装上一个汽油桶改装的大水桶,艰难的到远离住处很远的滩地泉水边往坡上运水,常年累月就是靠姑姑和姑夫不懈的努力,解决了这些牲畜们的用水,又窄又长的土坡道上,留下了牛车辗扎过的深深印迹,更留下了姑姑姑夫们透着艰难的脚印。
运水只是姑姑姑夫们日常劳作的一个环节。他们还要每天抓紧时间给这些牲畜们铡草。只见,姑父把人腰粗的草把塞进铡口时,姑姑就得猛力地压下铡刀柄,那力气是一个一般农村妇女难以做到的。上小学的时候,每逢星期天我总要到东岭上的饲养处里看望姑姑和姑父。那一回,看着姑姑单薄的身影在艰难地压下铡刀木柄时,我拉着她的衣角悄悄地说:“姑姑,等我长大了,我来给你铡草。”姑姑听后,一下抱得我的头,一边抚摸着一边低声的对姑父说:“今天就铡这些草吧,我带娃到凡店集上喝羊汤去”。抬头时,姑姑的眼泪滴落在了我的脸上。那天,姑姑仅用二角钱给我买了一碗羊汤和一个白面饼子,但她自己却没舍得喝上一碗。现在想起来,不是姑姑不想渴上一碗羊汤,而是姑姑那时的口袋里可能就没有更多的钱。
今年的正月初一,当我给姑姑留下一点零花钱时。姑姑还是说:“姑不要,姑知道我娃在外也不容易,还有两个儿子要上学要买房哩。”我听后,心一热,眼泪就要流下来。我在心里想:“姑姑,您这一生总是想着别人,哪里真正想过自己吃和穿吗?”姑姑的一生就是这样过渡到今日。其实,姑姑的一生何止是这些呢?曾记得姑姑说过,七十年代初,一个风高夜黑的冬夜,村里南头石家一媳妇要生孩子,家里人急忙前往东岭的饲养处去请姑姑接生。冬夜里,姑姑听到来人的叫喊声,像一个战士听到了上前线的命令一般,迅速的起床,收检好接生用具就同来人往村里回,想不到下坡拐弯时一个闪失,一失足便跌到路边一个被雨水冲刷的一米多深的水沟里,脸被沟槽的酸枣刺划破了,头发也被水沟边的酸枣刺刮下了一束。但姑姑从水沟里爬起来,继续咬着牙忍着痛,同来人向村里走。这些年来,每当回想起这些情景时,我就想:“姑姑那个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在支撑着她。”姑姑现在已经是八十三岁的古稀老人了。我真心的希望姑姑在有生之年能够快乐人生,渡过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因为,姑姑的一生迎接过无数个新生命,这些茫茫众生都会在保佑着她,都会在为她的人生祈祷,都会在为她的幸福祝愿,我同我的家人更是祝愿姑姑人生快乐,更惦记着在她来年的寿辰时,我将很是虔诚的给她磕一个头,以表达她这一生对我无尽的关怀和深情。
●闫卫星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