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岳庙是蒲县境内第一大景观,是泰山东岳庙主神东岳大帝的行宫,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岳庙建在柏山之巅。周匝数十里,苍松翠柏环绕,蓊蓊郁郁,碧波焕彩,风光秀美,景色迷人。这里,不仅是县域内群众休闲的场所、精神的家园,也越来越吸引着国际、国内的游人观光旅游。
东岳庙因柏山而形胜,柏山因东岳庙所在而驰名。在吕梁山苍茫广袤、皱褶迭起的黄土坡,这里突起一汪绿洲,既有大自然神奇的禀赋,也有人类智慧心血的浇灌。
东岳庙自唐贞观以来屡加修建,究竟开始建在何年代按照东岳主神行宫这个线索考证,“魏晋南北朝,隋代五唐后,东岳之庙,遍于全国”。我想应该就在这样一个漫长时间段内。时至今日,全国东岳庙尚有数十座保存,但规模宏大,保存完好、形神兼具、富有广泛影响力的应为:山东泰安东岳庙,北京朝阳区东岳庙,蒲县柏山东岳庙。
从庙内可考的碑志记载,自建庙以后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庙宇、山林的维护和经费来源,主要有以下几条途径:一是道士专管;二是纠首负责;三是四醮均摊;四是政府供给;五是大户解囊;六是士绅资助。这些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有两条重要的经费来源,几乎贯穿整个历史长河。一是香客信徒的日常香火布施和每年一度三月二十八庙会县民香客的供奉;二是山林庙宇“伐号”所得。“伐号”,就是按照庙规,在一定的时间内,将倒伏、掉悬、老死的松树、柏树标注标记,集中锯伐,出卖给需要做棺材寿木、家具器材的人家,将出卖所得,补贴庙用。相沿成习,直至民国初年。这种“伐号”管理,是严格有序进行,有益于整个森林成长。
清朝末年,战乱不休。生灵涂炭、民生凋敝。小毛贼、大惯盗都把发财的眼睛盯在了漫山长满苍松翠柏的柏山。一时之间,盗山伐林之风愈演愈烈,悠悠柏山经历浩劫。1915年执政的民国县令叫石映棂,看到柏山如此境况,忧心如焚,寝食难安。如何能将此风刹住呢?经过多日观察思虑,他与荆坡村两位既热心、又有文化的村民冀向奎、曹棂秀计议密商达成共识,用神的力量来保护山林。如何做呢?趁着三月二十八庙会,演绎出一则故事,派出多人分头宣讲:“东岳大帝前夜托梦梦授冀向奎、曹棂秀各一联语。冀梦见的是:伐吾山林吾无语;曹梦见的是:伤汝性命汝难逃。二人梦醒白天相遇,竟然互诉底细,感到神已发威,便急匆匆结伴告知县令。县令深感事关重大,紧张中手提笔,将其写成匾牌,悬挂山门。”要求善男信女八方告知,尊者生、触着死,不可拂了神意。一时之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更为可喜的是,从此再无盗伐勾当,柏山又恢复了昔日的宁静与苍郁。
“伐吾山林吾无语,伤汝性命汝难逃”。虽是利用了神权,实则是人类智慧的结晶。100年当中,斑驳的楹联牌匾更新了无数次,但联语蕴含的智慧却一如既往地闪耀着神圣的光芒,穿越时空,与绿色同在!与东岳庙同在!与柏山同在!一帧楹联保护着一座山林,世界吉尼斯纪录里应该有它们的一席之地!正道是:百年神联功赫赫满山松柏蓊郁郁!
作者:张明泉
责任编辑: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