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的时候,打开尘封的木箱,手捧着母亲做的那双布鞋,开启了记忆的闸门,让我想了很多很多……
母亲生活在偏僻的小山村,是地道的农村女人,不识字,却有着一手灵巧的针线活。母亲缝的布鞋在当时的街坊邻里小有名气,那麻线缠得细长结实,鞋底的针眼横竖排列得井然有序,就像战士的队列一样,从各个方向看都成一条直线,男孩淘气顽皮鞋底就做得厚实耐磨些,女孩爱漂亮就在鞋面上绣上花一类的好看些。天冷了,母亲会在鞋里垫一层棉花保暖御寒。
为了孩子,母亲缝制了无数双布鞋,虽然已年近花甲,眼睛老花了,手脚也不利落了,但仍会戴起老花镜一针一线地缝制布鞋,让全家老小穿着舒适、养脚。
穿着母亲缝的布鞋,我爬过山、趟过河,干过农活,行走在365里乡村小道,从少年到青年,直到怀揣梦想考入城里的学校。那时村里还没有通上电,母亲借着昏暗的油灯连夜赶制了一双布鞋,叮咛道:“儿呀,想家的时候,穿上妈妈做的鞋,就知道妈妈在你身边。”可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每当穿上母亲缝的布鞋,母亲的身影总浮现在我眼前。她生儿育女半辈子,累弯了腰、花白了头发,含辛茹苦、顽强地把四个子女抚养成人,把最美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下一代,不气馁、成功面前低调不自傲。
殷殷慈母情,拳拳良母心,沉淀久远的布鞋,伴我一路前行……
平淡而自然地履行着一个朴实的农村妇女的职责。
而今已过不惑之年的我仍然喜欢穿母亲缝的布鞋,心中隽刻着母亲年复一年的付出、劳累和艰辛,把那双穿过的布鞋洗得干干净净珍藏着。
布鞋,浸润着母亲的情怀,传递着母爱的温度,穿上它冬冷御寒,夏热透气,路途不再迷失,伴我踏踏实实走路、认认真真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受挫折时不气馁、成功面前低调不自傲。
殷殷慈母情,拳拳良母心,沉淀久远的布鞋,伴我一路前行…… (覃光林)
责任编辑:柏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