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北京旅游是父亲三十八年的梦想。
故事还得从三十八年前讲起:那是一个非常难忘的年代。1976年是中国人民多灾多难的一年。我在北京上学,暑假里第一次来北京父亲就遇上了唐山大地震。当时的天气由于地震的影响,可谓风雨交加。北京的大街上到处都是地震棚,很多商铺都关门了。爸爸跟我的同学们,在学校大操场的地震棚里住了一个多星期回了老家。
村里的老乡说:“你爸爸做梦也想去北京逛逛,可他就经历了场大地震,真遗憾。”那时我就想一定要带爸爸再去北京旅游一次,圆爸爸去北京的旅游梦想。我毕业后东南西北奔波,总是以工作忙没时间为由推脱。
去年暑期,我办了退休手续,带爸爸去了北京。我们去纪念堂瞻仰毛主席的遗容,当时爸爸买了三束黄色的鲜菊花,站在毛主席的坐像前,献花鞠躬。他凝望着毛主席的遗体,泪流满面,哽咽抽泣。他边擦泪边说:“我从小就是个放牛娃,6岁妈妈就被日本人杀害了,跟着爸爸到处流浪、讨饭。
是共产党毛主席救了我们,我们才翻了身,分了土地,分了房屋,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爸爸解放初参加过村里的民校扫盲班,他识字不多,文化不深,但他说话讲故事,却充满了很深厚的感情。
第二天到故宫,人山人海,我一边拍照一边给他讲历史故事。在太和殿前的大铜缸前,他看到大铜缸上有一道道被刺刀刮过的痕迹。我给他讲,这就是八国联军侵华的罪恶见证。在御花园里,面对巨松古柏、琼楼彩阁,他兴奋不已。坐在画廊听古典音乐,很是快乐。
在颐和园里,我们从后山进入,满山郁郁葱葱,古树参天,游人如织。沿着长廊,欣赏着湖光山色。爬佛香阁时,父亲有些晕,我赶紧沿着阶梯扶他下来休息。天气炎热,我带他在大戏台边的大树下休息。走到知春亭,杨柳习习,许多游人在亭内跳舞,音乐悠扬,引起了爸爸的兴趣,他驻足观看,拍手鼓掌。走到谐趣园,满湖的荷花争艳,他没有丝毫的疲倦,充满了游兴,走起路来依然那样精神。
玩得最开心的是在北京动物园。他高兴得像个孩子,尤其是在熊猫馆,看着憨态可掬的熊猫玩耍,他笑得特别灿烂。走在狮虎山的景道,在斑马的围栏前,他看着这些珍奇的动物不停地问我,它们生长在那个国家、有什么生活习性,老人像个幼儿园的孩子一般好奇,问题不断。
离京之前的一天,我想带父亲去一趟奥林匹克公园,看一看鸟巢、水立方。在奥林匹克广场大道上,父亲仰头望着巨大的鸟巢建筑物说:“真是和做梦一样,这么大的工程需要多少人多少年才能完成啊?我们的国家强大了,真是了不起。”看到父亲兴高采烈、开心快乐的样子,我眼角上流下了泪花,心想总算圆了父亲三十八年的梦!(樊志康)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