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维夏,六月徂暑”,《诗经》中早就告诉我们夏天的酷热与无情。然而,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不一样的夏天,作家们笔下的夏天也各有其特点。
峻青的夏天是幽美的。在《海滨仲夏夜》中,峻青抓住“海滨”“仲夏”“夜”等景物特征,以时间推移为线索,依次描写了“夕阳落山不久”、“夜色加浓”、“月亮上来了”时的海滨幽美夜景,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全文紧扣海滨夏夜的特点,描摹城市风光,勾勒幽美图画,写出了威海这座城市特有的风韵,景物描写给人以诗的享受、画的美感。
冯骥才的夏天是苦涩的。在《苦夏》中,冯骥才以“苦”来概括“夏”的滋味,他写道:“在快乐的童年里,根本不会感到蒸笼般夏天的难耐与难熬。
唯有在此后艰难的人生里,才体会得到苦夏的滋味。”“它不是无尽头的暑热的折磨,而是我们顶着毒日头默默又坚忍的苦斗的本身。”在作者看来,夏天是苦涩的象征,但它可以使人们具有承受力,并因承受而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可以使人们有苦涩、艰辛、悲壮的感受。
台湾女作家简媜的夏天是空旷、悠远的。在《夏之绝句》中,简媜写道:“夏乃声音的季节,有雨声、有雷声、有蛙声、鸟鸣及蝉唱。蝉声足以代表夏,故夏天像一首绝句。”“而每年每年,蝉声依旧,依旧像一首绝句,平平仄仄平。”空旷悠远的夏天,梦幻般的童年感触,在简媜的笔下呼之欲出。作者以奇特而美好的想像,把夏天的蝉鸣比作诗中绝句,写出了蝉鸣的神韵,表达了热爱自然、向往无忧无虑生活的情怀。
梁衡的夏天是紧张、热烈、急促的。在《夏》一文中,梁衡开篇就道出了夏天的特点,他写道:“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紧接着,作者抓住夏天的这些特点,写了夏天替换春天时的景物特征:茂盛的草、黛色的树、火红的太阳、麦浪翻滚的田野、迸发活力的秧苗以及紧张劳碌的人们。最后,梁衡以饱满的热情“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作家笔下的夏天,可谓千姿百态各不相同,或幽美、或苦涩、或空旷悠远、或紧张热烈。不同的夏天,呈现出不同的人生况味。由此看来,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我们善于发现、细心捕捉,夏天时时处处充满诗情画意。(聂难)
责任编辑:秦芳媛